代完秦德顺这个话,又赶忙叫住二虎。
「二虎,你给咱说说,这事你们锦衣卫有没有掺和?」
「没有!」
「咱知道你对允炆那孩子有意见,心里偏爱朱允熥那混球,但你可不许在里边做啥手脚!」
「要是让咱知道你耍了什么花招,咱可决不轻饶!」
二虎哭丧着脸解释道。
「皇爷,卑职真没做呀!」
「卑职生怕惹上嫌疑,一直嘱咐锦衣卫离二皇孙远点,莫要沾上是非……」
二虎这话还真没撒谎,但他提前知道有人要闹事,没提前告诉朱允炆也是真的。
而且,他还偷偷知会五城兵马司那边的朋友一声,让他们出警慢一点,仅此而已……
当然,在他的理解这叫避嫌。
老朱见二虎不似撒谎,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你没掺和就好!」
「另外,以后朱允熥对朱允炆暗中使了什么手段,都给咱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二虎见皇爷说到这儿了,忍不住为朱允熥说几句公道话。
「皇爷,您太小瞧三皇孙了,三皇孙才不屑于暗中使什么手段呢。」
「三皇孙曾经对代王、辽王等人言说过,纵使把大明的藩王绑一起,他也从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皇爷,您想想看,三皇孙连他那些王叔都不忌惮,岂能忌惮淮王殿下?」
二虎特意点明了朱允炆的「淮王」封号,一来是提醒皇爷,二皇孙已经不是普通皇孙了,已经是大明的一号藩王了。二来也是为了凸显朱允熥的地位,毕竟吴王怎么看也比淮王尊贵几分。
毕竟,吴王可是当年陛下用过的封号,比之大明的国号还早了多少年呢。
老朱听了二虎这番话,心里剩下的那点疑心顿时消散。再想到大孙平时自信得都有些自负,老朱头更不怀疑大孙有啥坏心眼了。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去帮那逆孙盯着点吧,别让他搞出什么事端来!」
「诺!」
老朱在打发走二虎后,本想继续用膳,却发现突然没了胃口。想去批阅奏折,也只感觉心神有些不宁。
今天这事跟兵仗局匠人造反不同,就是他这个皇帝去处置,都
免不了被人诟病几句,更何况不谙世事的小逆孙?
因此,在坐立不安了一会儿后,当即命人偷偷备了马车,乘坐代王朱桂送他的那辆朴实无华的小马车溜出了宫。
……
太平门外,朱允炆看着乱糟糟的粥厂,只感觉整个人都凌乱了。
为什么会这样!
明明刚才还好好的呢,老百姓还山呼他贤明、仁义有善心,怎么转眼间就成了这个样子!
事实上,朱允炆跟朱允熥一样,都没想来施粥救济灾民。
这事还是他母妃伙同情人小蛮,一起威逼利诱,软磨硬泡才把他给哄过来。
当他看到灾民扶老携幼,哭爹喊娘,嗷嗷待哺之时,他只感觉自己的心灵被触动了,觉得自己身为大明皇孙,即将就藩的淮王殿下,有责任,有义务为大明的百姓做点事情。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整个人的精神境界都得到了提升之时,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
几十个壮汉不知从何处冲来,对着他的粥棚就是各种挑刺。
先是说粥太稀了,简直是在糊弄鬼。
后来又鼓动老百姓,说皇帝陛下赏赐了几万石粮食,被朱允炆贪墨了九成九,只拿出这么点粮食来打发老百姓。
朱允炆听到这话气得差点吐血,天地良心呀,他这粮食还是母妃用自己的体己钱,从城里的粮店现买的呢!
朱允炆啥时候受过这等污蔑呀,当场就跟老百姓解释。只是老百姓走了几百里路来京城,早就受了一肚子气,属于是点火就着,哪有心情听他解释。
再加上有人带头闹事,一众百姓见到粮食袋子被划开,白花花的大米从袋子里流出,一个个跟疯了似的上前哄抢。
人的底线有时候很低,只要突破了一点点,就会一直向着深渊沉沦。
一开始,还是挑头的在闹事,百姓只是跟着哄抢点粮食。到了后来,百姓见有人抢到了粮食,却又没有官兵过来阻拦,胆子霎时变得大了几分。
有直接扛着粮食袋子跑的,还有将一大锅粥掀在地上,拿着麻布垫手,拎着煮粥的大锅就回家的。
到了最后,就是看热闹的京城百姓,都本着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的朴素精神,加入了哄抢队伍。
但朱允炆的粥铺毕竟只有那么点粮食,那么十几口大锅。就算全抢了,也不值几个银子。
因此,一干混迹京城的地痞流氓,霎时看到城门口的几百间铺子,招呼着众人拎着棍棒就冲了上去。
那经历过大明立国战争的商贾,早在百姓哄抢粥棚的时候,就开始命伙计上栅板,准备闭门歇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