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二章 功成归元(3 / 6)  重生射雕之剑归何处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图前。

    这次那种体内真气躁动的感觉没有了,也不像刚来之时那样被深陷其中,仿佛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幅图桉。

    事实上是一组图桉,简练到只有双手和双脚,右手还持有一把长剑。

    看来,这是一套剑法了。

    果然,郭默在这组图桉的右下角,看到了“归元”二字,原来是“归元剑法”啊。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

    音声杂语言,但尹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

    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

    让郭默感到疑惑的是,此剑法怎么蕴含着佛家的气息?

    而从这石壁上图桉和刻字的风化程度推断,应当不少于一千年,那时佛教还尚未传入中土啊。

    难道说,佛本是道,不是玄幻,而是真实的存在?

    “归元剑法”只有三式,分别是:人之初、地坤绝、天无道。

    每一式却又分为三招,三三得九,是为极数。

    名字简单,招数也不多,却很是复杂,强如郭默也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勉强记住。

    只是强行记住,郭默预感,要想参悟和融会贯通,恐怕还得需要些时日。

    这次是清醒状态,郭默估摸着至少过去了三个时辰,他担心自己总待在这里,外面的“丹阳子”马玉会等着急了。

    再次巡视了一下四处,发现没有其他可得之物,就来到石壁前,冲着“青莲剑经”四个大字,深深地鞠了一躬。

    “末学后进小子郭默,侥天之幸能来到此地,得窥先贤功法,必将凭此功法造福于天下百姓,不堕先贤之高德雅量。”

    随后,又向着四周行了一礼,就离开了此地。

    剩下那些图桉,不是郭默不想一窥究竟,而是即便他已经到了“先天境界”,依然破除不了之前的桎梏。

    武功到了郭默现在这个境界,对内心和自然的沟通更加敏感,对未知的事物,敬畏之心更重。

    出了这个宽敞的洞穴,郭默想顺着原路回去,却发现右手边赫然多出一条路来。

    是那晚自己没看到,还是现在走的和那晚不是一条路?

    既然要打算出去了,总不想带着疑问离开,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右手边的新路。

    山腹的暗道里,光线还是很差,郭默却能清晰地看清楚地上的坑洼,和两侧石壁上的条纹。

    这里竟然不是天然,而是人工修建而成的,是什么样的人,有如此大的手笔来修建这样的所在?

    和进来时的距离大致相当,只是方向正好相反,等见到亮光时,也是进入一间石室。

    这间石室里,更像是一个琴房,因为郭默看到一块平整的石板上,横放着一把古琴。

    只是年代太过久远,这把古琴早已彻底风化,仿佛轻轻触碰都会化为碎屑那种。

    放古琴的石板,正好朝向外面的洞口。

    郭默能够想象的到,有一位高人雅士在此操琴,面对洞外细雨婆娑,别有一番风情。

    可惜,此时的洞外,没有细雨,只有飘雪。

    郭默没有见过关中的雪,不知道往年是否也下得这么大?

    在古琴的另一侧,却镶嵌着一把“武器”。

    之所以说是武器,实在是因为它的长度有些诡异。

    如果说是一把剑,它却不足二尺,比寻常的匕首又要长出不少,或许也可以称之为“短剑”吧。

    其实,它更像是一把“断剑”,完整的一把剑被拦腰斩断了似的。

    断剑无鞘,而剑柄之上赫然刻着两个字“归元”。

    它叫“归元”?那么是不是跟“归元剑法”配套使用的?

    如果是别的名字,除非是宇内有数的那几把名剑,郭默未必会多么的动心。

    但是,剑柄上的“归元”二字,此时此刻,却让郭默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伸手拿了拿,却发现断剑不是放在石板上,而是“镶嵌”在上边。

    郭默思忖了一会儿,他不想为了得到一把剑,而将先贤所留的石板给毁坏掉。

    就伸出右手掌,将“先天真气”赋予其上,逆运真气在手心之内就形成一个无形的漩涡。

    凭借着这股强劲的吸力,生生地让镶嵌在石板上的“归元”断剑,脱离了石板被抓在郭默的手中。

    “这是什么材质?怎么会这么重?”

    郭默是拿过襄阳城外“剑冢”里那把玄铁剑的,玄铁剑的尺寸是这把“归元”断剑的两倍不止,而两者的重量似乎相差无几。

    虽说“归元”断剑有些沉重,对此时的郭默来讲,全然不存在轻重的问题。

    别说它只有几十斤,即便是上百斤的武器,也不会对施展的效果产生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