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一幕,满朝文武哪里还能不知道,官家这是早有定论了。
那刚才朝堂上发生这些?
梁成大觉得自己被“耍”了,他是当枪的,但一直是史弥远的枪,却一不小心做了一次官家的枪。
史弥远也微微诧异,今日的官家,有点儿不一样啊。
圣旨不长,大意就是官家为延续赵宋江山,特顺天应民,立沂靖惠王嗣子赵均,为皇太子,改名赵竑。
争执了快一年的储君人选,终于被官家一道圣旨给定了下来。
很多准备在早朝上,“大展神威”的大臣们,却感觉自己准备了个“寂寞”,没了用武之地。
还没等众臣反应过来,只见老太监,又慢慢地从袖子里拿出一道圣旨。
“......朕于前日出宫一游,偶遇一子,甚是有缘,特收为义子,赐名‘赵昊’。封‘燕王’之位,特赐‘如朕亲临’金牌,见官大三级,可持金牌调动大宋所属所有兵马......”
相比方才设立储君,这道敕封“燕王”的圣旨,更加劲爆。
本来官家收个义子,虽然有些出格,也算情有可原。
毕竟是五十四岁的老人了,九名亲子,全部夭折,哪怕为了慰藉一下老皇帝的心,众臣也不好太过反对。
就算是封了个王,也无甚了了。现在不是大汉朝,非刘姓不王,异姓王都封得多了去了,这个好歹不算异姓,已经改名为“赵昊”了。
而且,封的是“燕王”,那是在金国的统治区,更是金国“中都”所在,你就算是把整个大金国都封给他,也没太多人会在意。
都以为,这不过是官家对蒙古提出的,“联宋抗金”的一种回应手段而已,连史弥远都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最后居然赐予这位“燕王”金牌,还是那枚天下独一无二的,“如朕亲临”金牌,允其调动大宋所有兵马。
这权力大的可就海了去了,甚至有些时候,连官家都未必能盖过他了。
“官家,臣觉得此议不妥......”
老太监刚刚念完第二道圣旨,就有一位大臣出班拜倒。
“原来是薛卿啊,这不是在和众卿廷议,这是朕已经颁布的‘圣旨’——”
宁宗皇帝略显粗暴地,打断了薛极的奏报,尤其在“圣旨”二字上,更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别的想站出来的大臣,眼看风向不对,一时之间,就犹豫了。
这时候,老太监又不紧不慢地从袖子里,掏出第三道圣旨。
乖乖,还有啊?
底下的大臣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都盯着老太监手中的圣旨,想看看还能爆出多大的雷来。
好在接下来的,不算什么大事,主要是跟前两件事相比。
第三道圣旨,为庆贺皇储确立,今年加增一科“武举”,参加之人不限于是否是大宋之民。
八月、九月在各州当地选拔,十二月一日,各州取前十名到“临安”大比。
最终取前五十名,赐予进义校尉,前三名视情况而定赏赐。
而能进前五十名的武人,所在州府官员,在履历上,都可以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作为吏部年底评级,和日后升迁的有力政绩。
参选之人,无论出身,现役军中和吏员中,凡年龄三十岁以下,且无官职在身的,也皆可以参与。
“武举”由唐朝首创,宋太祖立国之后,也曾再次启用,有宋一朝,共出现了约七十七科武举考试。
宋仁宗登基之后,还建立了一个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机构——武学。
宋高宗赵构,担心宋朝出色的武将得不到提拔,曾主动倡议“文武并重”的国家政策。
等到宋宁宗掌权之际,虽然,他已认识到重文轻武的弊端,并重新构建了武举制度。
可是,社会上依旧存在重文轻武的风气,受此思潮影响,参加武举考试的多是些不入流的武者。
第三道圣旨内容很长,老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整整读了半个时辰,下边的文武大臣也听得昏昏欲睡。
不明白官家,怎么突然对这个小小的“武举”,如此上心?
却不想无形中,这冗长的圣旨,在逐渐淡化第二道圣旨的影响。
“......有司衙门,务必恪尽职守,秉公办事。钦此——”
老太监读完,众大臣还在消化的过程中。
一抬头,才发现御座上已经没人了。
“史相,这三道圣旨,都是官家亲笔所书的,劳烦史相再过过手,明发出去,昭告天下吧。”
一般圣旨,要经过门下省签发,圣旨的结尾要注上很多经手人或部门的印章,不像后世清朝时那样的简捷。
老太监满脸堆笑,恭恭敬敬地将三道圣旨给了史弥远,然后扬长而去。
“史相,这是为何?”
“史相,不能这样啊——”
“史相,我们该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