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达到相同效果。
并且可以节省油耗,产生更强牵引力,降低车辆行驶时的噪声和振动,尤其研发难度、制造难度,全都大幅度降低。
同理,多个小芯片封装在一起,同频率分工作业,借助一枚控制芯片,调用更多逻辑单元,也就加快了处理速度,拥有更好的性能。
这叫啥?
多发芯片?
还是多芯芯片?
徐飞想到这,灵光一闪。
既然自家可以用纳米喷涂的技术,将多个小芯片先并联,再串联到大芯片,借此调用更多逻辑单元,那么,叠加呢?
把两张120nm制程工艺,带有逻辑电路的晶圆,在切割前使用纳米喷涂技术重叠在一起,逻辑单元与逻辑单元互通,然后切割、封装,再在下层晶圆底部喷涂单晶石墨x颗粒,连接主板。
如此,无需一大三小,咱就可以把数据塞进‘垂直的两个逻辑单元’中,分别处理。
这叫啥?
双逻辑芯片?
还是叠加芯片?
同样道理,把叠加芯片搞成‘一大三小’,性能是不是爆表?
最重要的是,这种叠加芯片,受垂直逻辑单元影响,用380nm制程工艺,就有可能超越190nm制程工艺。
而再采用‘一大三小’技术,性能提升20%,几乎比拟160nm制程工艺。
那么,120nm叠加,再采用‘一大三小’,是不是就能超越即将问世的90nm制程工艺?
徐飞一窍通,百窍通。
“天才啊!”
天才程序员听到感叹,羞红了脸颊。
袁总闻言,嘴角直抽抽。
果然。
“我真是个天才啊!”
天才程序员:“???”
“哦,你也是天才,大天才!咱哥俩都是天才。”
天才程序员:“……”
徐飞走到黑板的另一边,写下自己的思路,“这种叠加设计怎么样?只要试验成功,芯片领域将会因为封装技术,迎来一场革新。”
天才程序员看到全新设计方案,微微一愣,“厂长,两张晶圆叠加在一起,以个几纳米大小的单晶石墨x颗粒连接,我们需要考虑量子隧穿效应。”
“一切用实验说话,不要去相信那些虚无缥缈,又没人真正理解的东西,咱要实事求是,至少我是高能物理学家,也是量子力学-微观粒子的观察者之一,有这方面发言权。”
“……”
“当然,我不否定量子力学,但如果你连经典物理学都没研究透彻,忽然去学量子力学,不如去跟黄半夏学习易经和推背图。”
“……”
众人闲聊着,来到综合实验室。
先让工作人员送来两块含有逻辑电路的380nm制程工艺晶圆,再利用‘六级复杂电子基础生产线’,进行纳米喷涂,令两张晶圆可以紧密的贴合在一起。
接着测试两张晶圆的逻辑单元是否可以互通,再进行切割、封装、测试。
半小时后,数据出炉。
380nm制程工艺的芯片,在叠加技术的加持下,超越了180nm制程工艺的芯片,整体造价却仅为180nm芯片的五分之一。
比想象中还要好,或者说1+1>2。
然后,实验人员将叠加的晶圆,切割出‘一大三小’x2,再给两个大芯片刻入片上系统,用于统筹六个小芯片。
又是半小时后,数据出炉。
由于芯片过多,只有运行游戏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效果,平时使用,跟叠加芯片没什么区别。
或者说,这是一种‘游戏专用芯片’。
如果跑满,相关性能接近120nm制程工艺的芯片,如果加强研发,超越120nm完全不是问题。
而计算造价,由于使用五年前的380nm制程工艺,所有成本大幅度降低,尤其晶圆几乎是批发价,仅为120nm的三分之一。
这样一来,两个120nm制程工艺的晶圆叠加,性能肯定超越90nm,如果再采用‘一大三小’……
徐飞忽然想到自家的充电宝。
当初为了防盗,设计理念是只有自家设备可以运行,其它设备,包括电脑,都带不起来。
如今一年过去,是时候进行一次版本大升级。
尤其3dfx的移动显卡,也研究的差不多了。
当然,现在最重要的是‘宣布好消息’。
徐飞当即让数字产业负责人袁仁,安排人员奔赴世界各地,给‘叠加芯片’注册专利。
至于‘一大三小’,或‘n大n小’,早已经注册完。
而这些技术,算不上芯片架构,也算不上芯片设计,只能说是一种全新的封装工艺。
也因此,它适用于任何一款低端制程工艺的数字逻辑芯片。
徐飞安排好事务,坐车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