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这种尝试,当然也不是乱选的,是真的做过严密细作,确认这段防区明军数量不足。
所以渡河的举动一开始倒也顺利,部队成功上岸,然后只遇到了少量明军依托高垒深沟的节节抵抗。
由于清军集中的偷袭部队人数远多于分散驻防的明军,仅仅两盏茶功夫的激战,清军就一度突破了防线,并且控制了一段堑壕、土墙甬道。
然而,就靠这两盏茶时间的拖延,左右两侧的明军反应很快,立刻就支援补防了过来。当清军控制住部分工事时,更多的明军已经从三面形成了包围。
血腥的拉锯厮杀后,蒙古人在这种阵地战战场根本施展不开,随着数以千计的武昌造步枪轮番攒射,蒙古骑兵纷纷倒毙,最终不得不败退,原路渡回漳水北岸。
明军还趁势掩杀,把来不及下河的蒙古骑兵诛杀了数百骑,更多人受伤或选择了骑马涉水冲河,可惜漳水水位还不够低,很多人只能半途弃马游泳摸黑逃命。
豪格初次偷袭失败后,还不甘心,后续七八日里,又尝试了两次小规模的消耗。但每次无不是以折兵一两千人收场,相比之下,虽然每次也杀伤了数百明军,但交换比明显很亏。
而且清军总兵力本就比明军少,这样换人命换下去,绝对是没前途的。到了十月下旬,豪格不得不放弃这种尝试。
“对面南蛮子巡逻防线的将领是谁?为什么每次反应如此之快?他们半夜不会松懈的么?相持那么久了还每日保持戒心?”
豪格面对失败,也忍不住想找点借口,便狂躁地问了这个问题。
好在鞑子方面基础的情报工作做得还是可以的,下面的人稍微一汇总评估,就给了他答桉:
“回禀王爷,对面南蛮子负责巡守内黄于濮阳之间防线的将领,乃是南阳总兵李定国。此人原是西贼张献忠余孽,被蛮子朝廷收服后,一直跟随张煌言,打一些卖命的消耗战。
数年前,英亲王阿济格还在世时,攻打张煌言镇守的南阳,便是被此人拖住,打了很久的消耗战,最后也是无功而返。”
豪格听说要偷袭就要对付李定国,也是只能无奈彻底放弃。李定国的治军之严谨,布防调度之法度,还是在清军中颇为人知晓的。当年阿济格败退后,就渲染过,谁也不想去跟李定国消耗换命。
而豪格因为犹豫不决、胡乱尝试,也耽误了半个月的时间,前后付出了五千多伤亡,这点人对于总规模二十七八万之间的清军而言,并不算多,可一直小规模打败仗,士气损失也是很明显的。
加上这半个月里,明军在山东方向,由李辅明、张名振,取得了不小的圈地进展,又夺取了两座州府。
在西边的山西方向,姜瓖在休整后,也被朱树人命令出了井陉口,开始骚扰清军控制的真定府。吴三桂则是选择了跟南边一些的骚扰路线,威胁邢台周边。
姜瓖和吴三桂也很擅长保存实力,都是严格执行了三十里一扎营的“结硬寨、打呆仗”,稳扎稳打,推进得虽慢,却极为坚定。
豪格军也有酌情分兵试图反扑,但姜瓖和吴三桂每次遇到清军主力逼近,立刻转入死守。虽然他们各自只有三四万兵马,但哪怕清军来十万人进攻,姜瓖吴三桂靠着步枪大炮死守营垒,清军也啃不动。
……
豪格受挫之后,又感受到了张煌言缓慢而坚定的绞索,不由有些惶恐,便再次在魏县的幕府中,召集主要将领和谋臣,商讨对策。
“张煌言与孤相持已有二十日,你们之前说张煌言原来,我军在大名府南部坚壁清野,让他们运粮不易,张煌言必然利在速战,眼下如何肯这样一直耗着?
看吴三桂、姜瓖和李辅明都在稳扎稳打,推进占地,若是再拖延下去,被他们分进合击、稳稳地同时抵达大名、魏县战场,以众凌寡,我军当如何?
洪承畴!你先说,当初是你劝孤坚壁清野的,是你说南蛮子利在速战的!要是我军将来被拖到三面包围,如何破局!”
被豪格问责,重要谋臣洪承畴也是有些局促。
天地良心,“坚壁清野”这种毒计,一般也不是满人勋贵皇亲想得出来的。满人打惯了运动战,自己最喜欢因粮于敌,也最讨厌后勤统筹,很少会往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狠招上想,他们就算烧杀掳掠,也是临时起意,并没有指望靠掳掠来执行某些大的战略计划。
相比之下,那些铁杆汉奸谋臣,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熟读兵法,也熟知汉人武装的作战风格、粮草先行,故而特别擅长搞这类针对性统筹。
面对压力,洪承畴也只能帮豪格稳定人心:“王爷,臣至今觉得,坚壁清野并非谬策,如今这个局面,虽然明军选择了相持,看似取得了缓慢的步步紧逼之效,
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推进极为谨慎的前提下的,如果他们把速度提上来,稍微露出破绽,那便是当年萨尔浒的局面。
而已眼下的推进速度,到十月底,他们也拿不下真定县和邢台县,那些关键节点我军还是有留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