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6 鬼教(1 / 3)  三国雄儿传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声浪一波接着一波,直冲入城头上众人的耳中。

    看这声势,城下那密密麻麻的作乱人群,竟似要把这面城墙踏平了一般。

    城头上有一些新卒面色有些发白,明显是被叛贼的人数给吓到了。

    不可否认,人多势众就是有这么一个好处,还没开打,就已经在心理上压制住对方了。

    哪怕你有一万精兵,面临十万羸兵的围殴,如果不能够找到其心腹一击毙命,迟早也是要被消耗光的。

    要不然,怎么说将兵多多益善呢,多数时候,爆兵横推就完事了。

    不过城头上也有没有被吓到的一撮人,比如军中号称“杨百箭”的杨仓,这位郡兵曹掾就率先越众而出,向姜绍慷慨请战:

    “城外叛贼虽多,尽皆是一群乌合之众,临时纠集而成,哪里挡的住郡中兵马一击。府君,仓请战,愿率一曲精兵出城,为城中击溃此贼,提振人心士气!”

    姜绍闻言看了看主动请缨的杨仓,这个慷慨激烈郡兵曹掾嫉恶如仇,总是能够不惧险阻、第一时间请战。

    在南安剿匪的时候也出了不小力气,虽然有时候他的出大力气也会给姜绍带来一些担忧和烦恼。

    此时他的请战倒是没有错。

    犍为兵背靠城池以少敌众,若是能够在大量叛贼汇聚之前先击破一股,那接下来不管是战是守都能够起到振奋士气的作用,对己方的方略很有帮助。

    只是姜绍在城上一直没有看到陈瑞、袁旌这两位犍为五斗米教教中大人物的旗号,这让他在出战提振士气和持重再观望形势两个选项之间选择了后者。

    毕竟都是打老了仗的人,姜绍很清楚,对于五斗米教而言,能不能攻下犍为郡治才是决定这场地方举事成败的关键所在。

    他不相信挑大梁、扯大旗的陈瑞、袁旌二人会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个时候还舍本求末,带着他们的鬼卒滞留在城外围攻某处乡亭或者豪强的庄园?

    按他看,这二人大概率还是躲在城外远远的某处地方,派人一直盯着城门,等待着城中犍为兵按捺不住,主动先出城攻击城外叛乱人群,然后他们再伺机而动,出动大股人马前来围攻夺城。

    毕竟这些人多势众的五斗米教叛贼,若想尽快击败城中的犍为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诱官兵离开城池在野外与他们作战。

    然后在混战中依靠人海战术把数量不多的官兵围攻消耗光,这武阳城也就再无抵挡,轻松落入他们囊中了。

    “不急。”姜绍笑了笑,“眼下从南安返回的军队正在赶回,急着进攻的应该是城下的反贼,我等且静观其变,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招数。”

    众人纷纷颔首称是,经过剿匪一役,在场的人没有一个敢怀疑久经沙场的姜太守对兵事的谋划和判断。

    杨仓有了上次尴尬的立军令状事件,也不再固执己见,当下也应诺退了回去。

    确定了不出城浪战的总基调之后,姜绍又让郡中主簿杨邠在城头上开始宣读郡府连夜准备好的檄文。

    大致内容就是城中的五斗米教首领和涉教人员已经通通被收捕下狱,汉家天威浩荡,上天亦有好生之德,念聚集作乱的人群之中多是被迷惑、裹挟的无知百姓,只要迷途知返、弃恶从善,从现下开始就放下武器,脱离米贼,各自返回乡里安分守己,那昨夜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若还是执迷不悟,执意要跟随鬼教对抗郡府、顽抗到底,那即日起郡中将发大军围剿,到时候不管男女老幼,皆以叛乱贼子论处,再无宽恕。

    站立在城头、义正言辞的杨邠每讲一句,两旁的士卒就帮着传话喊话,就如同之前城下的五斗米教采取先声夺人的策略一样,把瓦解对方人心士气的办法用到极致。

    而且这一波人心攻势明显具有强大的效果。

    城外五斗米教动员、裹挟起来的人员众多、成分复杂,其中总归有不少人不会跟五斗米教是同一条心的。

    他们心思各异,或是因为平日受了五斗米教恩惠不得不来,或是一时头脑发热加入叛乱人群,或是干脆就是被乡中恶少年裹挟来的。

    此时一听到郡府简单直白的檄文内容,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

    聚集起来的人们开始窃窃私语、左顾右盼,开始有人想着脚底抹油,趁早溜之大吉为妙。

    眼见聚集起来的人群骚乱不安,带头的几位五斗米教祭酒也急眼了。

    他们一面派人去禀报陈瑞、袁旌,一面不得不出动被甲持兵的鬼卒把搅乱阵型、挤到人群外围想要逃跑的人拉出来几个。

    就当着众人的面,活生生地砍下了他们的项上人头,用鲜血淋漓的头颅来震慑教众,止住了那些想要逃跑的人蠢蠢欲动的念头。

    不过这种残暴血腥的做法虽然能够让人群恐惧不敢动弹,却也直接让不久前同仇敌忾聚起来的人心士气大受打击,不复刚刚咄咄逼人、杀官造反的气势。

    城头上的姜绍看到这一幕,呵然冷笑一声。

    这就是智斗的好处,不费一兵一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