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躬身行礼。
“韩国使臣拜见秦王。”
“平身。”嬴政略微点头。
“谢秦王。”两人起身。
“两位来使何事?”面对这两位来使,其实他已经全然知晓对方要做什么,但表面不露声色。
“回秦王,我王听闻贵国遭逢大旱,特派外臣前来献策解厄,以表我王至诚修好之意。”
嬴政点点头,问道:“你们有何良策?”
郑国上前一步,开言道:“副使郑国有图献上,可保秦国土地沃野万里,永不再受干旱之忧。”
“呈上来。”
嬴政话音刚落,门外响起太监的通传声:“——地图到!”
随后,四个内侍将一份数米长的图轴抬了进来,郑国俯下身子,亲自打开。
正是赫赫有名的“郑国渠”。
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但以天下局势而言,郑国渠工程宏伟,规模浩大,称得上是两千多年前之壮举。虽说郑国是韩人,但却有“工匠精神”,哪怕后期在目的败露之后,仍旧不忘修渠。
如此“厚礼”,嬴政当然要收下。
嬴政从台阶上走了下来,站在图轴之上,就像是脚踏着整个天下。
“我王特命外臣禀命秦王,郑国可以留在贵国作为客卿,造福大秦。”另一位来使急忙补充。
“好......”
嬴政刚想说什么,却见吕不韦咳嗽了两声,而后插话道:“王上,臣有疑问。”
“相国请讲。”嬴政也不抢他的风头,转身回到了王座之上。
“请问贵使,修建此渠需要多少人力?需要多少年?”吕不韦直奔主题。
“每年约三十万众,最快需要十年。”郑国说道。
“耗费这么长的时间,投入这么多,根本无法解决当前的旱情,请王上三思。”一位大臣站了出来。
嬴政变现出为难的神色,目光看向吕不韦,想要“征求”他的意见。
吕不韦心中先是一阵得意,而后道:“这条渠事关大秦的百年大计,臣以为可行。”
嬴政点点头,“既然相国没有什么意见,寡人就准了。郑国听封:封你为大秦督造,总领修渠之事。”
“郑国领命。”
虽说现在吕不韦总览全局,但很多事情,都需要嬴政象征性的发布王命。
“赵高,准备拟旨。”嬴政看向下方的赵高。
“诺。”赵高走上前来。
“请母后用玺。”嬴政看向旁边的赵姬。
除了父王传给他的“天石王玺”,他也有自己的王玺。然而现在就是一块石头,他发布的圣旨都需要盖上太后的玺印才算有用。
赵姬略微点头,拿出了身旁的玺印,此时,下方的赵高早已奋笔疾书,在绢布上写好了内容。
嬴政接过玺印,用力了盖在上面。
随后,嬴政说道:“贵使远道而来,寡人已经为你们备下酒宴,稍后有吕相国亲自相陪。”
“谢秦王。”
两人躬身谢过,相继退了出去。
当晚,吕不韦设宴招待使臣。殿外仆役穿梭往来,在掌膳官的催促下将美酒、菜肴流水般地送进宴席。盛筵华堂,觥筹交错,一曲歌舞终了,响起一片喝彩声。
首座上的嬴政看向昌平君,“右相国,先前父王归天,寡人与楚国宗亲的婚事就搁置了。而今服丧期已过,寡人想尽快筹办此事。”
“王上圣明。”昌平君急忙站了起来,说道:“臣数月前已经修书一封,将此事禀命楚王,最近刚收到回信。楚王表示愿意与大秦永结盟好!”
“那此事就劳烦相国亲自走一趟,带上厚礼去迎接寡人的王妃。”
“遵旨。”昌平君道。
王位坐的越久,嬴政对吕不韦的不满就越多,他必须要尽快借助联姻,来拉拢楚国势力。省的今后出现什么“秦王乃吕不韦之子”的谣言。
一条计策在他的心中逐渐诞生。
......
同一时间,华阳宫。
华阳太后跪坐在椅子上,成蟜站在对面。
“祖母,我应该怎么办?”
“这就是你不好好用功的代价,整天只知道和侍女嬉戏打闹,而今王位被嬴政得到,你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了。”
“祖母,我知道错了。”成蟜底下头颅。
华阳太后叹了一口气,说道:“此事也不完全怪你,只怪你的父亲历来偏袒嬴政,而今有遗诏在,一切都成定数了。”
“我不甘心,我也是父王的亲生儿子,为什么会输给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野种!”成蟜一脸的不甘心。
华阳太后脸色微变,训斥道:“这种话以后不要再提!你现在被封为长安君,祖母自你幼年起,就让你读兵书、习弓马,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让你有朝一日像大秦先祖们那样,扬大秦军威于天下,令诸侯丧胆,万民俯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