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若是再征发百万百姓,臣恐对大明内部造成困扰。”
“对啊陛下,组织百万百姓,至少又需要数千吏员,还要医者,工匠无数。
炎州都是未开化之地,又没有成熟的官员接任,这走了,大明还需要再提拔出来。
不若陛下您定一个周期如何?以十年为期,逐年增长。”
一群大臣也想不到,以前人多地少就会流民增多,吃不上饭就会生乱,可如今人口少了,居然还是在让他们发愁。
组织百万人看似简单,可如今大明各地建设都是需要人口,建设又和政绩挂钩,更关键的是,组织这么多人,户部得出多少钱?
李待问光想想国库已经倒欠皇家商号几百万两,就感觉头疼,商业司创立起来后,仅仅整合了京师周边,初期那些勋贵的产业。
剩下的传统商号都还没开始正式纳税,也就是说,户部现在根本承受不起百万人以上的迁移,所以,李待问又望向了从首负变成首富的崇祯。
面对李待问的眼神,崇祯也是有些无语,现在他内帑肥的流油,可他也不能光用内帑啊,总不能让户部一直可着他吸吧?皇家陆军还是他在养着呢。
“朕知道了,既然户部有困难,如今国库确实也压力很大,库银龙空虚,可以慢慢来,等倭国的银山投产了,户部得压力想来会小很多。
你们也知道,实际上经过数年天灾,大明的部分土地,现在并不适合耕种,如今大明缺地缺得太狠了。
所以朕当初急切的为大明寻找新的落脚点,天下之大,能够耕种,又没有人的地方,你们看有多少?
放眼大明周边,你们看看,倭国有吗?高丽有吗?这些地方不都已经有人,且人多的自己的都站不下了。
刚才你们说倭国那边也等着安排百姓过去,是啊,朕把倭国的田产卖了大部分给大明的百姓,以迁移百姓过去,就是因为土地的问题,就是因为大明的人太多了。
可倭国本来就有数千万人,他们自己种田都快吃不饱了,如今朕把他们地主幕府的田都卖了,你们说,那些人的粮食,又该怎么办?”
“额?陛下,您的意思是,迁移倭国人去炎州???
这可使不得啊!小小倭国贼寇,死了便死了,怎能染指大明疆土?还是那么好的田地。”
“诶!刘大人可不要乱说,炎州那么好的田地,又是国师和陛下由新发现的。
迁移倭国人去岂不是可惜了?岂有有番夷陵占便宜的道理,我想陛下的意思肯定是让倭国人去干活。”
“陛下,您不会,认真的吧???”
一群大臣看着崇祯没有反对,顿时又纠结起来了,的确,美洲大平原的土地对于大明人来说,是魅力无限的。
炎州前面报纸得数据搞的太好了,让大明官员就算不屑于过去当值,可同样不愿意送给别人。
这样好的土地,就算是荒废了,他们也不愿意就这么让倭国人拿走,明朝又没有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传统,何况倭国连强大的‘友邦’都算不上。
不过记忆传输的作用逐渐体现,几个老臣刚反驳完后,宋应星,李若涟,王承恩等人的大脑逐渐还是回忆起一些民族大融合的问题来。
“诸位同僚,倭国的土地本就狭窄,如果大明想要插手,迁移百姓过去是必然的。
否则倭国上下对大明没有归属感,对陛下没有敬爱感,没有人教化正确的忠君爱国思想,始终是块飞地,在未来肯定会出问题。
只是如此一来,倭国土地贫瘠,必然无法承受越来越多的大明百姓和倭国农户,想要解决,只有让倭国农户变少?
但陛下宅心仁厚,虽然倭国数次想要阴谋分裂大明,可倭国百姓是无辜的,他们的幕府犯的错,让他们承担已经很惨了,陛下又怎么忍心无辜之人丧命?”
“哦!!!老夫明白了,所以,陛下您早在高级战争时,就已经考虑好了倭国人的去处吗?
难怪啊!难怪皇家陆军一到高丽,便对倭国发起灭国之势,甚至不惜以福建往事为由追击到倭国,与万历年间完全不同。”
“嘶!若是如此,老夫倒是明白了,难怪陛下要不停的安排百姓购买倭国的土地,老夫还说倭国人都已经活不下去了,哪来的地呢。”
“本官培训时,曾听过一句话,至今仍然感觉印象深刻,诸位不妨听听,我想你们会明白为何陛下一直以来的安排。
这句话是这样的,想毁灭掉一个国家,必须先毁掉他们的历史;想要毁掉一个族群,必须先灭掉他们的文化。
大明想要争夺更多的土地,那么,一个有伪皇存在的,有狼子野心的国家是注定不能存在的!”
李若琏的话一出口,顿时李待问,倪元璐等传统文官代表纷纷色变,瞳孔凝聚的看向李若琏,再看向崇祯。
看着窗外投射进来的阳光,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绸缪覆灭一个国家的言论,对于大明朝这群承平已久的官员们来说,有些过于超纲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