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战将临(2 / 3)  洪武大明:吾儿怎么还不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分都是贫穷的孩子。

    听说在这里干活,打工就可以勤工俭学,这也只有辽王殿下能够做得到了。

    那些去实地考察过的人回到朝中之后,自然也是对着辽王殿下夸赞不已。

    至于说大明科技大学里面学的什么东西,自然也没什么特殊的了。

    他们看不懂的玩意儿也并不觉得有用,也不会和外人说。

    只是有人问起的时候,有没有像心学那样厉害的新的儒家学说。

    他们自然是摇头,当然没有了。

    语文课学的也都是诗词歌赋,然后就是基础的认字阅读理解这些东西了,对他们来说也并没有什么难的。

    对于这些学了四书五经的人来说,语文课自然是不难的。

    而朱启开设语文,并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现代的教学经验。

    开设语文的更大的目的,除了让那些学生们读书认字之外,还有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和了解为人处事的方法,这也是论语这些四书五经里面经常会提到的东西。

    只不过朱启并没有将他作为学习的全部,而是在各种各样的小故事里面去教导大家,既生动又形象,而且也不是歪歪绕绕的,让大家听不明白。

    至于说作文这样的东西,估计就是随便让大家学一学了。

    毕竟写文章,在大明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的范本了。

    古代的写文章,讲究那可比现代的要多的多了。

    如果要向着那些读书人一样,写文章八股文,这些孩子啥也别学了。

    光是学那些格式他就已经能占据他们全部的时间了。

    而除此之外,就是体育美术这些兴趣课了,体育自然是每个人都要上的课。

    而像是美术之类的课程,就纯粹是兴趣课了,好在琴棋书画,也是文人骚客必须要学习的东西。

    所以那些过来查看的大臣们也并没有其他的说辞。

    倒是看到体育课一帮子孩子们到处跑动作游戏什么的,也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虑。

    还以为这个学校开设起来,是为辽王殿下训练死士的呢,如今看来倒是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多了。

    不过除了学校的事情之外,朱启还有更多的烦心事情,就是关于前线的战事。

    高丽那边自然是一团乱麻,暂时还不需要自己去多管。

    不过在北元这边可就不一样了,虽然已经安排阿札失里去亦乃集那边扎下自己的据点。

    但这据点才刚刚扎了下去,北元那边就已经聚集了重兵,过来防守突袭亦乃集了。

    阿札失里里那边的压力可以说是相当的大了。

    本来朱启还打算让阿札失里一个人面对北元那边的来犯敌人。

    不过听到了锦衣卫传来的情报之后,还是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北元的王保保是铁了心,要把亦乃集给夺回来的。

    居然聚集了十万大军,从大漠向着亦乃集方向进发了过来。

    估计在洪武12年的开春,就能够抵达亦乃集的城下了。

    要知道这亦乃集可是在关外塞外大漠上的。

    没有什么城墙或者坚固的堡垒,以及地形可以让他们进行有效的防守。

    这10万大军如果真的是开过来,光靠着阿札失里的实力,是万万抵挡不能的。

    好不容易拿下的亦乃集恐怕也得拱手相让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大明不出兵帮助阿札失里的情况之下。

    而事实上,王保保也就是笃定了大明不会出兵。

    因为这个时候大明的兵力,先前已经和北元打了很久了。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区别就在于此,如果打仗的时间太长,对于天下来说定然会非常疲惫。

    因为农耕民族,就是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如果没有时间去耕作的话,那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

    但游牧民族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牛羊只要有草有水自己就会长,也不需要去多加照顾,如果实在是没得吃,喝了那就去抢一波。

    而他们能抢的对象可不仅仅只有大明而已,在西方也有各种各样可以抢劫的对象。

    所以这些游牧民族已经习惯了一天到晚的打仗厮杀了,他们可是完全不会知道累的,而且还可以从其他的部落抓各种各样的人口。

    蒙古帝国的遗产现在依然还是很丰厚的。

    虽然失去了中原地区,西方那边也在各种暴动,但起码西方大盘还是稳定着的。

    所以从西方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事实上在蒙古帝国最先获得独立的也就是中原地区,建立了大明朝的汉人。

    所以大明作战的对象,并不仅仅只是北元草原上的那些民族。

    还有蒙古帝国在西方建立起的庞大领土。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历史上朱棣继位之后,占据了中亚的帖木尔,会扬言要杀入大明,重新建立元朝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10万大军,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