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一章深入敌境(1 / 3)  扬锋汉起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南燕,天子慕容燕染病,待病愈后晋朝已完成了防线调整,彭城、下邳、广陵一线驻扎晋军数万余人,相互呼应,筑成防御线,南伐之事悄然而息。

    慕容德生病期间,慕容超一直呆在榻前伺疾,熬得面颊消瘦,两眼通红。

    等晚间慕容超回返住处,皇后段氏劝道:「万岁,你年至古稀,近年时常染病,应早些立下太子了。」

    慕容德拉住妻子的手,道:「皇后,你看超儿如何?」

    段氏道:「立储之事,万岁当问之大臣,妾身不便置喙。」

    六月二十六日,穆崇从平城返还野王城,犹自遍体生寒,惊恐难安。

    他奉旨回京朝觐,天子询问南征之事,穆崇从容应答。等回到京中住处,其嫡子穆观将京中坊间流言和天子夜召卫王入宫饮宴之事告诉了父亲。

    穆观是穆崇的次子,以文艺知名,在宫中做内侍,得拓跋珪器重。

    穆崇听完儿子的讲述,寒毛立起,近年来天子对臣下犯忌日重,随意诛杀大臣,自己当年与卫王谋反虽然被天子秘而不宣,但终究是天子心中一根刺,不知何时就会被拔出。

    穆观见父亲面容失色,道:「大人莫慌,天子既然让卫王还府,想来也不会责罚大人。大人只需心怀坦荡,从容面对即可。」

    朝觐之后,拓跋珪没有再召见穆崇,直到第三天才让人传旨,让穆崇回归野王城,南征一事任由他做主。

    一路上穆崇反复思量,揣摩天子用意,拓跋珪早不是当年那个雄才大略,善纳谏言的代王了,自入平城称帝以来,拓跋珪变得刚愎自用、暴虐好杀,让宗室臣子如履薄冰,自己才会联合卫王暗杀。

    此次能逃过一劫不等于下次还能逃过,穆崇打定主意,与其被天子诛杀,不如死在战场之上,留下令名。

    南征之事在年前便已议定,穆崇原定于六月初率军南下,那时正值黄河旱季,虎牢关河段水深仅三四尺,可以直接涉水而过。

    现在已到月末,再不动手等上游下雨就只能等到冬季了,穆崇想起在京城寝食难安的情形,纵死也要死在南下的战场上。

    下令由斛斯兰率一万大军从平皋出发,渡黄河于虎牢关东面登陆,大军往东攻打荥阳,自己率八千轻骑、两万步卒为后军,随后出发。

    魏军早已集结待命,粮草辎重准备妥当,斛斯兰接到穆崇的军令之后,于六月二十八日强渡黄河,强行在汜水东岸登陆。

    胡藩在汜水东岸设立营寨,于汜水边筑起数十处高台,用箭袭杀魏军。魏军立起蒙皮盾牌,在岸边围起盾墙,逐渐向前推进,抵近高台则逐一争夺。

    虎牢关,裴胜见魏军铺天盖地,只命董清以弩箭向渡河的魏军激射,不敢出关相战。

    激战至午时,多数夯台被夺,雍州军不敌,往荥阳方向退走,魏军占据汜水东岸。虎牢关裴胜派人向巩县告急,请屯扎在巩县的洛阳水师前来增援。

    六月二十九日,穆崇率所率的后军跨过黄河,派五千兵马攻打虎牢关,其他兵马奔袭荥阳城。

    荥阳,胡藩向杨安玄请罪,他原以为设在汜水东岸的守军能坚守两日,足够时间让荥阳城做出反应。

    杨安玄道:「魏军近四万人强渡黄河,光凭汜水二千守军如何抵御,便是愚亲自守岸,也不能敌,你不必在意。命医官救护受伤的将士,发动屯军及青壮守城,魏军来势汹汹,不容小覤。」

    胡藩挺直腰杆,道:「请杨刺史放心,城在人在,愚一定不会让魏军夺取荥阳。」

    杨安玄看着铺在案几上的荥阳郡舆图,道:「荥阳有你在,愚不担心,只是穆崇见荥阳难下,很可能会让部分兵力围困荥阳,而率大队南下夺取京县。

    」

    六月十八日,杨安玄率轻骑北上荥阳,命襄城太守杨孜敬率郡军两千急援京县,命潁川司马程康率一千五百将士驰援。

    胡藩原本在京县驻扎了一千郡军,四千屯军,为增强京县的机动性,杨安玄让张锋率一千轻骑留下,待杨孜敬到达后听其指挥。

    六月二十日,杨安玄率两千轻骑进入荥阳。歇息两日,杨安玄让沈庆之率领轻骑继续北上已经废置的敖仓。

    敖仓在汉时是存粮所在,因黄河水至荥阳一带水流变浅,只能在敖仓卸粮后暂储转由陆路运往洛阳和长安。

    汉时曾在此修建官署专门治理仓务,魏时已废置,原来的官署毁于战火,后来有流民居于此,渐成村落。

    杨安玄接着让驻防的巩县的洛阳水师出伊洛河,隐藏于敖仓下游二十里处的扈亭待命。

    杨安玄让胡藩固守,在魏军已然围城之前离城北上,会合敖仓的沈庆之。

    六月三十日,魏军兵至荥阳。胡藩早命人坚壁清野,将荥阳附近的百姓迁入城中,树木砍伐殆尽。

    穆崇随大军来到荥阳城外,看着光秃秃的城外,冷笑道:「本公为攻打荥阳准备大半年,岂会被难住。」

    当日安营,随后三天各种攻城辎重源源不断地运至。七月三日,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