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3章:却是菜鸡赢了(2 / 3)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空,海里更是飘满了尸体以及正在划水挣扎的敌我双方士兵。

    范蠡一看智武的表情就知道怎么回事,无外乎就是智武被眼前乱糟糟的情景搞得不知道该怎么指挥,理智地没有再下达命令,任由前方各战船的船长自由发挥。

    事实上,很多平时能对某件事情讲得头头是道的人,他们真正遭遇了那种事情之后,由于没有亲身经历过,很可能知道应该怎么应对,等待真的人在局中,人却是一副傻了的模样。

    这个不奇怪,百次千次的训练是为了在遭遇时拥有“惯性”没错,人的脑子却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能够在真正经历时撑过第一次,轮到第二次就不至于情绪完全失控了。

    “统领,敌军“大翼”正在龟缩,怕是有退缩之意。”范蠡对陆战比较熟悉,水战也不是完全不懂,看到越军的动作,及时提醒了一句。

    两军的前军开打,肯定会造成乱糟糟的局面,后方的船要么是停止前进,不然就是向两翼伸展,怎么可能一股脑地往前冲呢?

    智武深呼吸一口气,问道:“客卿,我此时应该如何做?”

    这是他脑子还有点乱,想听一听范蠡会有什么建议。

    范蠡没有过多思考,说道:“若是统领欲意歼灭越国水军,自当奋勇而战;如若为保守起见,可两翼张开再行合围。”

    智武听懂了。

    一个是莽上去,期间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损失,不过却能黏住越国水军,不使有更多逃跑的机会。

    第二个选项是从谨慎出发,只不过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极可能让没有参战的越国水军成功脱离战斗。

    从规模上来讲,越国水军肯定是数量比原国水军多。

    算质量的话,仅以战船的数据以及性能,肯定是原国水军这边优势。

    可是以兵源素质来说,越国水军不敢说身经百战,起码原国水军进行的是第一场交战。

    稍微天人交战一小会,智武开始下达一连串的命令。

    范蠡没有多话,心里则是想道:“难怪大王会选智武当水军统领。他尽管已经懵了,稍微得到提醒就立刻做出决断,选择不计代价消灭更多的越国水军。”

    这么说吧,只要这一支原国水军不彻底覆灭,能够重创越国水军就等于是对“琅琊”战场起到最大贡献。@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为什么那么说?因为原军已经在陆上将越军堵死了退路,遭到重创的越国水军哪怕还能偷偷靠岸接人,规模被锐减之下还能接回多少人呢?

    说句难听的话,到时候哪怕越王勾践成功被接回越国腹地,越国在北方战场葬送掉十多万大军,水军也遭到重创,拿什么来抵抗原国陆军的入侵?

    原国这一边的水军损失惨重怎么办?就那么办。(本章未完!)

    第523章:却是菜鸡赢了

    呗。

    讲道理,原国水军就是全部覆灭,大不了就是继续造船和招募水军士兵接着练,以原国的人力物力根本不算什么,顶多就是水军晚点成型。

    若是越国水军损失惨重,等于说失去了大量有水战经验的将士,几乎回到了跟原国的同一水平。

    就问问,不计较人命的话,一样损失惨重之下,原国和越国到底哪个国家比较亏?

    新的原国战船闯进交战海域,必然会对早就参战的原国水军起到鼓舞作用,并且新的战船加入进来也能救起落水的袍泽。

    有一个小常识,内河的水温其实比海水要低两三度,淡水比海水更容易结冰,可是人泡在河水里一定比在海水里更舒适。

    鹿郢看到己方战船一直突不过去,再看到原国水军有增援,左右两翼的原国战船也在突进,很清楚再不走可能就没有机会走了。

    “撤退,撤退!”鹿郢最后看一眼正在交战的水域,下达命令的同时别开脸。

    想撤退自然需要有一个调头的举动,船只没有船帆全依赖划桨的前提下,调头真要比依赖船帆更简单,命令水手单边划桨也就是了。

    海洋会向内河那样分上下游吗?还真的有,只不过叫海流,也称洋流,又区分暖流和寒流,会沿着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具有相对稳定速度的水平流动,只是并非每一个海域都有海流。

    在“琅琊”沿海就有一股由北向南海洋,很凑巧的是原国水军位于北面,越国水军位于西南面。

    越国水军撤退的动作当然是被原国水军看在眼里,智武当即下令让左右两翼的战船重新升起船帆,风力与划桨两种动力进行增速。

    鹿郢在看到原国水军升起船帆时,一下子给愣住了。

    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存在有船帆的船,只是战船由于设计问题没有加上船桅而已,一些船只乃至于小舟其实是有船帆的。

    至于吴国、楚国、越国等国家为什么不在战船设计一个船桅用来挂帆,大概就是当前时代的没有防火的船帆所导致吧?

    毕竟,全木结构的船很怕火,遭到火箭命中其实没有那么快让木头燃烧,容易着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