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时代的更替(一)(1 / 2)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灌原本是个名,后来成了氏,再取名为灌夫。

    他原本是齐国人,后来在一场战事中被智氏俘虏,更后来在经过教化成为智氏麾下的一名村长。

    两年过去,村长成了城邑系统的一名“胥”了。

    “君上有令,我‘县’集结一‘旅’往鲁。各‘乡’征召需从速,五日若不整装开拔,斩县尉。”

    灌夫被集中过来,听到上司讲的第一句话,心里竟然非常振奋。

    征召啊?

    原国虽然有几个正在爆发的战区,可是并没有大肆发起征召,出战的部队都是各个家族原本的私军,几乎没有寻常人家的什么事。

    换作是以前,战争带给普通人是伤害与更役。

    原国不一样了,早有征召寻常人家上战场的例子,他们心里非但没有抵触,还显得欢呼雀跃。

    不因为别的,一切只因为获得了成为士兵的资格,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很多人就是因为有了上战场的资格,用敌人的首级换取了土地、房屋和奴隶,自此以后也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与其自己什么恒产都没有,为什么不上战场搏一把?除非极为怕死的人,要不然没人会因为受到征召而惊慌,相反只会在得到征召之后发出欢呼。

    “此去鲁地,你便是一‘卒’之长,万望报效君上,为国立功!”

    “诺!”

    灌夫一千个、一万个乐意啊!

    只是呢,他们清楚一点,自己跟第一批出征的人不一样,只能算是二线部队,几乎没有到正面战场抗线的可能,干的事情也许是卫戍工作。

    不过,在原国依旧是军果主义的社会背景下,只要能出征就足够了。哪怕没有机会加入正面战场的交战,前往卫戍也算是增加了一笔履历,以后可能因此受益。

    灌夫要做的就是下到乡村,一个又一个通知过去,再带上受到征召的人回到城池复命。

    “今次往鲁,与何人作战?”

    “听闻乃是鲁人?”

    “非是楚人、郑人?”

    “不知也。”

    季节进入秋季中旬,好些地方的秋收已经完毕。

    普通人很难知道国家整体形势上的变化,有时候哪怕是到了地头,一时半会都还不清楚敌人是谁。

    算是亲自历经大时代的灌夫,听着赶路状态下袍泽的交谈声,心里的感概实在太多了。

    原国开始执行郡县制,齐地恰好就是全面设立郡县的区域,好多人暂时还没有适应过来,适应的人则不再以齐地出身自称,讲的是自己来自哪个郡的哪个县的哪个乡、村。

    根据他们的理解,只是多了一个行政单位的名称,其余几乎什么都没有变,该向谁交税就是交给谁,听从谁下达的命令还是谁。

    这个是原齐国贵族的体系崩溃,他们纳入到智氏的统治范围之下,变成郡县一样是归于智氏统治,变化还真的是不大。

    换作是有贵族的地方?生活在当地的人自动归于贵族管理,他们效忠的将是贵族,税或赋的交纳对象也是贵族,才不是直面中枢。

    后一种的话,会有很多人对头上不再是贵族而感到不适应。

    随着郡县制的执行,一些新的政策也将逐步施行,其中就包括新的征役政策,里面涵盖更卒、戍卒体系以及徭役相关。

    拿更卒体系来说,从十六岁到四十岁的男子,他们每年需要应征两次,前往所辖县的军营编队,或是进行操练,可能清剿附近的匪盗。算起来就是一种每年服役不低于三个月的义务兵。

    戍卒的话,简单理解为调去边疆服役。这个服役的时间比较长,以新的条文来看,每一个人可能在五年之中都会当一次戍卒,一次服役一整年,也可能一生都不一定会接到前往边疆服役的征召令。

    至于徭役?这可是一种新鲜玩意。以前的话,贵族一年之中的任何时候都能征调劳力无偿劳作,轮到徭役制度开始执行,变成一年只有一次不超过三个月的徭役。

    相关的政策已经用文字张贴到各城邑的城门,乡村里也有人专门前往张贴布告。

    张贴布告的城门,一直会有人宣读,同时负责答疑解惑。

    乡村则是村长负责宣传,相关属僚面临乡民提问进行解答。

    这个着实符合智氏的一贯行准则,干什么都会进行公示,尽力做到全民皆知,有所疑惑有专人解答,找到错漏甚至能够领赏。

    现在只要不是太愚昧,大多能够感受到自己正在迎接新时代,只是他们一时半会搞不懂是好是坏。

    他们先是一个县的人进行集合,一路向鲁地行军时,与其他县的部队进行会合,直至抵达鲁国边境已经变成一支拥有三个“师”兵力的部队。

    “君上兵围‘新郑’,楚君与一众大臣受困城中。”

    “听闻司徒率军侵楚,攻之望风披靡,楚人无可当也。”

    “大原武德之盛,天下无出左右。灭鲁,吞郑、弱楚,指日可待!”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