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形势越加扑朔迷离(1 / 2)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赵氏谋算代国这件事情上,智瑶一直是在暗中观察的阶段,不出意外接下来会干一些推波助澜的操作。

    说白了就是,以赵氏当前的实力很难短时间内吃下代国,哪怕最终能够完成目标,他们应该损耗掉多少实力呢?    有一句话叫“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还有另外一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氏无法打得过代国,他们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赵氏打赢了代国,他们一样会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智瑶的一系列筹谋和布局之下,赵氏的结局不会变,存在出入的仅是史书对赵氏的盖棺定论会是怎么样而已。

    在这个极度在乎身后名的年代,史书的定义对某些人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不是智氏灭赵,会更有利于智氏兼并赵氏。”智瑶想着。

    毕竟,智瑶和芬嬴已经有了孩子。这个孩子不出意外会是智氏的未来家主,他身上有着赵氏的血脉,由他来接手智氏的管理,某种程度上等于智氏也有赵氏的一份。

    这种想法其实很大一部分就是用于自我安慰,不过有些人就吃这一套。

    赵氏要感谢赵鞅将女儿嫁给智瑶,他们会因为这样而留下一些旁支,不会真的所有男丁被干掉。

    以为灭族是在开玩笑?真就不是!    历史上多少庞大家族的男丁被灭得干干净净,一杀数百上千或者更多皆有。

    赵氏是个很庞大的家族,他们的历史还足够悠久,碍于曾经被灭以及生产力的关系,没有繁衍出几万、几十万有血缘关系的人,数百人绝对是有的。

    而有数百人并不算多,也不能说少。赵武复立赵氏时就他一個男丁,百年左右让赵氏的族人增加到数百人,四代人努力成果很是可观!

    只是数百人而已,智氏或许无法逮住所有人,灭掉其中的绝大多数绝对能够办到,还能恫吓所有家族不敢收留那些漏网之鱼。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仅仅是没有出头之日这一点,不超过三代人基本上就是废了。

    现在有智开的存在,赵氏的直系肯定会全灭,旁支最终却是会保留下来。

    “我应该找机会将赵获除了!”智瑶觉得必须先断掉赵氏与国君的直接联系。

    为什么智瑶会怀疑赵氏跟国君联手?不就是赵获目前担任阍卫一职嘛。

    所以,不要怪智瑶想差了,怪就怪着实是怀疑显得有理有据。

    关于诸侯找周天子哭诉的事情,某天周王室那边有公卿来到“新田”这边,明确转达了周天子的意见。

    后来,智氏安排这位来自周王室的公卿前往“邯郸”,智瑶肯定是要跟着一块过来,作为智氏之主的智申更不能缺席。

    他们为什么要到“邯郸”呢?主要是南子以及卫君辄等卫人全在这边。

    周天子认为这一次智氏占理,惩罚卫国属于合情合理,只是不能将卫氏的国祚弄没了。

    智氏当然会好好款待天使,少不得再给予足够的礼物。

    “不使国祚断绝?此事自然。”智瑶都已经划出留给卫氏的城池在哪。

    挑都不用刻意挑了,直接就放在“沫”这个地方。

    那个“沫”很早之前叫朝歌。

    没错,就是殷商曾经的都城之一,后来大河北岸的疆域被晋国谋夺,主导的就是赵氏。

    赵鞅死了之后,赵氏遭到了几个家族分割,“沫”一度属于魏氏,后来转手到了智氏手上。

    目前“沫”是智氏跟魏氏相邻的一个点,比较特殊的是那边还有一个凡氏。

    这个凡氏就是范氏的残余,他们的家主凡皋夷曾经是智跞的追随者之一,碍于这层关系的因素,魏氏对凡氏的信任度有点低了。

    现场有南子以及卫君辄。

    周王室的公卿在场时,南子以及卫君辄并没有做什么夸张的事情。

    实际上,卫君辄没有到晋国之前就已经是生病的状态,来到“邯郸”接受智氏医者的治疗,好歹是风寒被治好,精神上的病则不是想治就能治。

    再没有实权,卫君辄好歹是卫国的国君,搞到目前那副模样,怎么可能会没有出现精神上的问题?    南子看上去则是非常平静,甚至好几次阻止卫君辄说话。

    现在有脑子的人,谁看不出智氏就是要吞并卫国?代表不是什么言语上的交锋,或是撒泼滚打就能改变结局。

    南子看来,要么是智氏败在诸侯联军的干涉之下,不然就是晋国爆发内战让智氏无暇再去兼并卫国,要不然根本无法阻止智氏对卫国的吞并成为事实。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许接受现实对卫氏会是最好的下场,没有那份实力又不肯接受现实,极可能连一座用于安身的城邑都要没有了。

    只是吧?南子不免要嘲笑周王室,本来的落魄至少还假装坚强在守护脸面,搞到现在是连装都不装了呢。

    智瑶看到的则是另外一面。

    周王室不止是派出公卿来到晋国,其余列国也有使者前往,代表周天子带领周王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