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章:你方唱罢我登台(1 / 2)  我在春秋做贵族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让赵鞅率军救援“新田”并不难办,只要国君派人前往下达命令,他们也会面临智氏相同的抉择,救属于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不救等于是坐视“新田”的失陷。

    尽管“新田”陷落会让作为“元戎”的智跞承担最大责任,其余还吃着晋国俸禄的其余大臣就没有责任了吗?才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仅仅是需要承担的罪责或大或小罢了。

    “中行寅攻击国君简直是昏了头啊!”智瑶知道这一下中行氏是灭亡定了,以前祖祖辈辈积累起来的威望和名声也将丧尽,甚至列国诸侯庇护起中行寅都会感到忌惮。

    没办法的事情,国战打生打死是一回事,爆发内乱是另外一回事,以下犯上就是不行。

    诸侯可以互相针对,他们的地位平等,使什么招术也等于是一种“礼尚往来”呀。

    臣下对国君喊打喊杀,同为诸侯怎么可能心里没想法?

    这件事情体现在诸侯的联军行军到“台谷”突然停下来,不到两天之后又选择了调头,并且公开宣示他们将会前往卫国。

    什么情况?

    大概是几名诸侯思来想去,琢磨着不能助长以下犯上的风气,再则因为联军进入晋国境内逼向“新田”导致晋国群起汹汹,有着很大的关系。

    晋国哪怕是真的不行了,不可能一战被灭国。

    诸侯掺和晋国的内战已经是大忌,再参加下臣对国君的攻击,不怕以后自家出现相同的情况,其他臣僚有样学样吗?

    另外一点,诸侯虽然组成了反晋联盟,要说他们真的一条心也是未必。

    本身就有极大矛盾的宋国和卫国已经爆发交战。

    鲁国本身就非常讨厌齐国,要不是遭到逼迫才不乐意当齐国的小弟。

    郑国不再当“老牌投降国”了,关键他们的信誉极度差劲。

    这么一个反晋联盟,头头脑脑智商在线,需要担心一旦深入晋国腹地,还能不能回得去的相关问题。

    现实原因还有原本防着郑国的智氏三个“师”开始在向“台谷”运动,摆明了就是想截断诸侯联军的退路。

    所以了,诸侯不但进行了撤军,还公开表示要一退直接退到卫国,用意就是向智氏喊话:别来啦!俺们要走了,你们赶紧去救援都城吧。

    诸侯的退却和公开喊话起到了连锁反应,也就是中行寅率军逼近到“新田”五十里之内,比较突兀地停下驻扎,随后竟然也是率军从来路退却。

    一连串的事情让智瑶有点懵逼,着实没搞懂是个什么状况。

    他有观察过其他人,发现其余人对诸侯和中行寅的做法没有什么诧异感,好像诸侯与中行寅真的联合起来攻打“新田”才会令人惊讶。这里是现代人思想与春秋人的思想观念差异使然。

    经过那么一阵“表演”之后,晋国都城“新田”的危机解除了。

    驻扎在“原”的智氏军队得到新的命令,他们需要移防到一个叫“费”的地方,做好随时出兵攻打郑国的准备。

    命令是晋君午与智跞共同签发,还提到后续会有一个“师”的增援。

    那个叫“费”的地方又称呼“滑②”。当地原本属于郑国的地盘,后来被晋国占了去。城邑的归属权在智氏,也就是属于智氏的封地。

    所以,智瑶能明白智跞在利用职权保卫自己的封地不受侵犯,刚刚得到帮助的国君为了投桃报李顺势答应下来。

    今年这么一阵折腾下来,季节已经来到夏季下旬,谁都筋疲力尽之下,范氏和中行氏的叛军重新撤回“沫”没动弹,赵氏、魏氏和韩氏各自归回封地喘息,再有诸侯联军真的退到卫国境内,看来是能消停一段时间了。

    然而,事情却是没有那么简单!

    “都城突来戎狄之兵,为数约有两万余。”

    消息从“新田”转到“费”最快也要半个月的时间,那么就是“新田”爆发战事已经过去半个月了。

    智瑶几乎第一时间就猜测戎狄联军攻打“新田”是谁的手笔,不是中行寅就是士吉射,更可能是两人一同引来戎狄联军。

    当前智跞在“新田”坐镇,由于上一次中行寅率军逼近“新田”的关系,其实“新田”是有紧急调动一些军队驻防。

    智瑶并不觉得戎狄联军有攻克“新田”的能力,不止是因为戎狄联军只有两万余,“新田”却是有两个“师”的驻军,原因还在于当前时代的异族战斗力真真非常拉垮。

    他看向智申,问道:“必有败军逃入周天子辖地,可要派遣往而拦截?”

    智申想了想,说道:“可。”

    之后,拦截可能到来败军的任务被交给了程朔。

    为什么戎狄败军会逃到周王室的地盘?因为戎狄联军里面有晋人,再则周王室周边的山区里可是有着戎狄栖息。

    智瑶说道:“中军佐复率军往‘朝歌’而去,必使诸侯再次渡河而来,届时便是我军突入郑国时机。”

    他们这边有一个“军”的兵力,考虑到郑国的主力被郑君胜带离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