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只有五万人口,这是发展的硬伤,而朝鲜有一千八百万人口,只要驯服得当,仆从军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才真正打得起国战!”
俞大猷点了点头,说道:“我在辽东都怕里应外合,朝鲜那边如何不怕?东海海域是南京占优,我们也无法阻挡他们舰队运兵。”
“建州打朝鲜,完全可以多面开花。”
“然后快速闪进。”
“至多十天半个月,就能灭国。”
俞大猷毫不怀疑南京会卖掉朝鲜,他们连自己都卖,卖点藩属国怎么了。也就是旁边没东西卖了,否则他们不惜卖掉更多。
不断的撕裂创口,让朝廷两线作战,才是南京想要的。
高拱很是愤怒,更是后怕,道:“灭朝鲜,攻野人女真,建州大可囊括努尔干都司后联络蒙古,如此便真的有南下入关的势态了。”
“所幸国师和陛下已经解决了蒙古的问题。”
“始皇帝更是驯服了边境诸国。”
“已经驻军协防,哪怕始皇帝已经离去,那些小国也不敢造次了,就算有人挑拨,俺答汗那边不会中计。”
“能稳住蒙古,是我们对建州最大的战略主动。”
高拱在思考建州的崛起方向,而其他将领已经坐不住了,知道建州要取朝鲜,决计不能让他们成行,便谏言道:“事不宜迟,趁建州还没有得手,我们得尽快出兵!”
“俞帅,末将请战。”
“末将请战!”
众将领纷纷请战,俞大猷却伸出了手,阻拦了一下,看着诸位说道:“便是十多万叛军,建州也要花费一翻力气消化,整个朝鲜,建州又该如何消化?”
“不论叛军加入也好,南京支持也罢。”
“建州最核心的,那是那五万建州女真,把这批人剿灭了,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方法。”
“如此。”
“南京不但失去了外族的名义和旗帜,更失去了王杲这种有才能实施战略目的的代理人。”
“我们……”
“朝鲜要支援,但不是关键,我想领一支骑兵,学蒙古人的斡腹,绕到图们江流域,攻破赫图阿拉,屠尽建州余孽。”
“如此一来。”
“那万余建州青壮,此后便是打一人,少一人。”
“没有基本盘,王杲如何统领其他汉军?”
“建州想取朝鲜,可以,但定叫他有去无回。”
俞大猷平平澹澹的言语中杀气已经升腾,是对建州的,更是对南京的,那些人不惜一切代价,宁可放任敌寇壮大,甚至危及中原,也要对付朝廷。
先送十多万叛军,接着又送朝鲜。
已经是完全不要脸了。
而对于俞大猷的战略,高拱看出到了妙处,放任建州游走在关外,建州便可向东向北扩张,最终可以向西从蒙古那边找突破口。
但如果断了建州的后路,把建州锁死在半岛上。
对方就完全没有战略腾挪空间了。
无论南京再怎么支持,无论宣大的叛军再怎么骁勇,也失去了争雄之势,只能忍受辽东对其的封锁和关门打狗。
……
王杲杀了夏行,以“大胜”奠定了声势后,便迅速接见诸位将领,一翻控制拉拢后,又许了重利,不同于武将在大明的低贱地位,王杲对他们许诺了重利,倘若有夺取天下的一天,定然给他们分封就藩!
封王!
这是多大的诱惑啊,哪怕宽松如蒙古帝国,当年也不过是以军民万户府来默认世侯的存在,异姓封王就藩,要追朔到汉高祖刘邦那句“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击之”。
至于王杲说话不算数?
他们这些武将权势大,手里又有兵,真说话不算数了,难道还不能自己取吗?
会伙同夏言叛乱的这些边将,本来就是野心勃勃的人。
此刻只觉得找到了可以全力发挥的舞台,当即招降旧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两路大军合兵“远征”,共十五万兵力。
再加上负责后勤的十万民夫。
建州大胜,遭殃的还是那些民夫,军队战损不过万余,最后的俘虏总数其实是二十二万,那八万民夫暂且不去说他,剩下的十四万叛军当中,经由各将领劝说,复原指挥构架,很快拉起了十万大军。
比俞大猷他们预料当中的,还要多两万。
没法。
大明当兵的军户多,哪怕不是军户,投军也有许多是时代相传,当年土木堡兵变,为了将那批发动过兵变的将士一直绑定在船上。
所以他们的子孙后代,基本上都有在宣大从军。
如此延续百年。
军中有三四万,都是那些人的后代,因为历史原因,这批人就是宣大将领的死忠,不论换了多少将领,只要那些将领想捞银子,就必须得用他们。
有这么一批死忠做基础,能拉起十万大军,也就不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