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辅说话也不好使(1 / 2)  大明太师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广西,地名源自北宋时期的广南西路,元代置广西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广西行中书省才改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不过省道这种说法在地方依旧流行,因此,很多两广地区的百姓,    从这个时期开始就已经喜欢以省来称。

    后世人都知道,广西的官方全名叫做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也就是说,广西,并非是汉族居住的大省。

    广西的情况远比广东要复杂的多。

    而且广西可以考据的资料并不多,这里第一次接受中央政府进行大规模勘合统计还是在宋代,换言之,宋之前的汉唐时期,中央对广西基本不怎么关注。

    一个自然是地广人稀,    人少的地方,朝廷自然不怎么上心。

    二一点,古时期,广西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古代地理志的记载呢,就是说瘴气密布、蛇虫丛生,因此,广西不是一个很宜居的省份。

    两重不利条件下,广西更多出现在史书中的作用,不过是朝廷流放罪人家眷的一个选择地,就和琼州(海南岛)一样。

    不过李商隐曾来到过广西桂林,还写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桂林》。

    如此说来,广西的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

    历史线的推动来到元灭南宋之后,忽必烈下令杀光福建和广东两省所有的天方人,以报复自己没能当上所谓第一真神的愤怒,    这期间,便有数量不少的回回人逃入广西并就此定居下来。

    由此,广西的民族成分更加混杂,不过广西却和贵州、湖广永顺土司等有一点显著不同,那就是广西并不喜欢闹事。

    大家能想到的洪秀全金田起义,虽然发生在广西,不过老洪是广东人。

    朝廷对广西的关注度不高,广西自己也乐于现状,很少给朝廷添麻烦,元亡明兴,朱元璋把广西很多州府破格升为直隶州,由中书省直接领导。

    等陈云甫组阁之后,内阁也确实对广西的领导有些松懈,这次陈云甫下到广东来,便决意专程来一趟广西。

    广西的百姓不多,只有一百多万,数量还不足广东的三分之一,是浙江的十分之一,而且耕地更加贫瘠,因此税赋还没有苏州一个府多。

    这样的地方,内阁能关心吗。

    真就想不起来。

    去年内阁人事任命会上,所有人抢的头破血流,唯独没人抢广西布政使的位置,算作添头让给了陈云甫一系。

    现在的左布政使吕一然,和俞纶是儿女亲家,一个年过五旬的老头了。

    吕一然在桂林城外迎接下陈云甫的仪辂,来到这,陈云甫踏实了许多,直接下车和吕一然以及广西众官员寒暄起来。

    “桂林的风景还是不错的。”

    陈云甫也不知道该夸什么,索性就夸起环境来:“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哪有一点所谓瘴气密布的样子,将来本辅老了,来这安享晚年倒也不错。”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计划着晚年生活,听起来总是那么违和,吕一然笑笑没有说话。

    众人寒暄毕,开始依序入城,等来到布政使司衙门之后,陈云甫也没有发难的打算。

    “全国唯二没有完成两册合并的,就是广东和广西,广东是因为宗族原因横加阻拦,现在已经被本辅解决掉了,说说看,广西怎么回事。”

    吕一然拱手先是告了一声罪,而后把客观原因说了出来。

    也不多复杂,就一点。

    衙门的人手不够。

    整个广西衙门,竟然只有六百五十八个官吏!

    再算上各府、州的官吏,广西连三千个官吏都没有,很多府州,只有知府、知州,连个副官都没有。

    更别说什么六曹、佐官、属官、下吏了。

    这个公员和百姓的比例,大明朝虽然说没有明文规定要控制到多少,但为了不像宋朝那样冗官积弊,还是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像浙江,一千多万的丁口,全省的官员、衙吏的总数也就在四万多一点,评价下来,大概三百个百姓里面才有一个吃国家饭的。

    要是按照这个比例,广西的官吏确实也就在四千五左右。

    而实际上,广西又因为汉族少的原因,府州的下一级,也就是县乡村庄这个层面,大多都是类似土司那种的民族群居村,各自的习俗、文化都是几千年固定下来的,朝廷也很少打扰。

    不打扰,那就自然没必要再去增设官吏来管理了。

    而不设官吏,那朝廷、内阁颁行下来的政策自然就无法得到有力的贯彻落实。

    执行两册合并毫无疑问是一件大工程,他不是信息时代用计算机那么方便,需要挨家挨户的摸排跑动、调研测绘,如此一来,没人手,那换谁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陈云甫听的频频点头,表示理解,随后皱起眉头开始替吕一然想办法。

    除了官吏人手不足这个问题之外,广西还有地缘广袤、峰峦叠嶂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很多村子迁的比较远,囿于马力、脚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