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恶气(2 / 3)  大明第一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明朝,是被一层层笼罩着。”

    江楠咀嚼着张希孟的话,忍不住点头,“我大约懂了,想发展工商,就要足够的市场,充足的原材料,还要充裕的劳动力。可现在的大明,层层叠叠,都在抗拒工商业发展,制约商货流通。只有通过北平的商品冲击,把这个局面打开,才能实现全国一盘棋?”

    张希孟含笑点头,“夫人果然厉害!”

    江楠忍不住一笑,“我算什么厉害,老爷才是真正的高人,这么多年的布局,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怪不得听说,老爷做饭的时候,都在哼着小曲,您着实是欢喜异常啊!”

    张希孟轻叹道:“那只是我的估算,到底能不能顺利做到,还不好说,所以咱们依旧拭目以待!”

    ……

    北平的第一批粮食,运抵应天。

    在清点之后,第三天就开始了销售。

    四百七十文宝钞一石!

    不到一贯宝钞,就能买到两石。

    当这个价格贴出来之后,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按照大明官方的价格,一两黄金,大约兑换十两银子,而一两银子,大约可以兑换两贯宝钞。

    各地的币值多少会有些差异,但是大概不会差很多。

    过去在丰收年景,粮食集中上市,一两银子大约能买三石粮食,等到青黄不接的时候,最多只有两石粮。

    也就是说,大明粮价最贵的时候,差不多是一贯宝钞买一石粮。

    现在好了,一贯宝钞能买到两石粮食还多!

    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有些大聪明觉得不会是粮食有问题吧?

    是陈年的粮食?或者发霉了?

    不然怎么会卖得这么便宜?

    有人不信,但到底有人愿意当第一个吃螃蟹的。

    他们走进了粮行,果然背出了一石粮食。

    等到手之后,一看这个粮食,不少人都愣住了,立刻扭头,再来一石!

    甚至有人干脆赶着车去采买了。

    北方的粮食,尤其是辽东,只种一季稻谷,生长周期长,积累的养分充足,蛋白质含量高。

    古代北方人身形魁梧强壮,就跟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有关系。当然到了后世,肉类都随便吃了,这点差别就不明显了,南方年轻人的身高,也急速蹿起。

    但是有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北方的粮食,确实口感会更好。

    质优价廉,天上掉下来了便宜,哪能不捡啊!

    一时间,北平粮,或者说是辽东粮,在应天,在苏州,在杭州,还有其他几个主要城市,都打出了名气,迅速抢占市场。

    原来的那些粮商,面对这个局面,简直措手不及。

    怎么办?降低价格吗?

    可问题是降到了和北平粮一样的价钱,他们就赔了。

    而且就算降到了,也不一定卖得过人家啊?

    坐着数钱的生意,怎么就一下子没了呢?

    一时间粮市哀鸿遍野,乱成了一团。

    不出意外,朱棣又遭到了咒骂,说他扰乱市场,胡作非为,是大明之祸。

    已经有人在报纸上刊发文章,要求朝廷惩办朱棣,停了北平粮食,不然只会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哈哈哈!”

    看到这篇文章,朱标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不停拍着桌子。

    好!

    实在是太好了!

    “孙相,憋在肚子里的这口气,足有好几年了,总算是出来了。”

    孙炎看在眼里,也是喜上眉梢。

    他们和粮商之间的仇口,早就结下了……上一次清查各地仓库,闹出了大面积亏空,紧接着粮价暴涨,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几乎破坏了清查亏空的大事。

    从那以后,朱标就注意到了,确实存在一大批实力不俗的粮商,他们低买高卖,大发利市。

    而且还借着朝廷清查出亏空的机会发财,干扰国政。

    这要是朱元璋,早就按照囤积居奇的罪名,杀一个人头滚滚了。

    朱标毕竟厚道,没有这么干。

    而且那一次已经罢免了李善长,如果再大开杀戒,造成后患太大,不是他能承受的。

    到了现在,机会终于成熟了,北平的粮食来了,重新洗牌的时候终于到了。

    “粮食这么紧要的东西,必须掌握在朝廷的手里,这一仗只许胜不许败!”朱标看了一眼孙炎,问道:“孙相,咱们手里的粮食,能够吗?”

    孙炎微微一笑,“殿下,往日北平可是需要江南的漕粮啊!”

    朱标突然吸了口气,似乎明白了孙炎的意思,重重点头!

    而几乎与此同时,有人也悄悄到了汪广洋的府邸,找到了这位右相公。

    “您老无论如何,也要帮帮忙,盐已经被抢走了,要是连粮食也捏不住,还怎么赚钱啊?”

    汪广洋黑着脸,怒道:“你们不要问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