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一章 人人为士(2 / 2)  大明第一臣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且船头设置大木,用来阻挡火船。”

    老朱怔了怔,“这么说,赵宋君臣,还有点脑子?”

    “可他们没有抢占出海口,只是困守海湾,七天之后,淡水消耗光,有的士兵喝海水,呕吐不止,白白丢了性命。”

    朱元璋的脸又黑了,真是不禁夸啊!

    “这是个绝境,可也是赵宋君臣把自己置身绝境,咱看他们,似乎不是想克敌制胜,倒像是一心求死。崖山,就是他们给自己选的墓地。”

    张希孟看了看四周,用力点头,简直不能更加赞同。

    “主公,倘若是您,面对这个局,又有什么破解之道?”

    朱元璋怔了怔,看了看狭小的海湾,目光向外延伸,最终叹道:“咱或许会跑吧!毕竟这里着实不适合决战。咱就是有点糊涂,明明文天祥奋力死战,这帮人不去援助文天祥,坐视文丞相被俘,结果又在这么个绝境,不知道逃遁,让人一举歼灭……如此进退失据,不懂大局,不知取舍……难道从上到下,皆是糊涂蛋吗?”

    老朱问出了这一路行来,最紧要的一个问题,也是张希孟苦苦思索的事情。

    为什么国事艰难,到了亡国关头,最需要大家伙团结一心,共度时艰的关头,往往朝中的正人君子们,会斗得更加厉害,你死我活,甚至可以把外敌都放在一边,活活把自己玩死?

    时至今日,张希孟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懂了,但总还是有些领悟。

    “长久以来,我们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人多地广,幅员辽阔。这样的庞然大物,外人是杀不绝的,必须要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所以相应的,只要我们解决好内部问题,就能大概率渡过危机。这种想法本来没错,可错就错在了赵宋立国根基太弱,外患竟然比内忧还大!偏偏又酝酿出一个理学怪胎,彻底遗祸无穷。”

    朱元璋默默听着,就连朱英都竖起耳朵,格外认真。

    “遇事喜欢从自身反思,加上习惯于维护自身利益,使得士大夫们在面临着危机的时候,越发要求稳定,恐惧变革,谁敢跳出来,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就算没人跳出来,他们也会找个小人出来,口诛笔伐,他们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让人觉得他们在解决问题。”

    “那不就是自欺欺人吗?”朱英忍不住笑道。

    张希孟颔首,“确实是自欺欺人,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多数士大夫除了诗词歌赋,道德文章,什么都不通。少数士人虽然懂得很多,但是由于利之所在,不得已只能随大流。诸如文天祥这种,既有些能力,又肯于出来做事的,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不把他弄死,岂不是衬托的大家伙都特别无能!”

    朱元璋眉头乱抖,身为一个即将登临宝座,坐拥天下的帝王,听着这些道理,心中烦乱,很不舒服。

    其实张希孟讲的这些,不光是在赵宋身上发生,只是他们比较明显罢了。

    去看看当下的元廷,不一样是害死了脱脱吗?

    大宋、大元,大哥别笑话二哥,到了亡国时候,全都是一个鸟样!

    “先生,还是说说该怎么避免这个局面吧?”

    张希孟沉吟少许,就说道:“主公,这事情的原因太多了,但是臣以为关键还要落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士人阶层上面……主公问,他们为什么在生死关头,进退失据,昏招迭出?历经朝代更迭,士人始终高高在上,他们并不会随着王朝一起灭亡,既然如此,又何必拼上性命呢?因此除了少数以国事为重的士人,能够舍死忘生,以身殉国之外,其余人皆是墙头草罢了。”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答案似乎也呼之欲出了……那便是人人为士。天下百姓皆可为士,天下之士,皆为百姓。”

    “士为百姓,百姓为士?”

    “没错,过去历朝历代,以士人治理天下,士人又不和天下万民同心,所以臣以为,无论三纲五常,仁政王道,都不是核心。”

    “那该是什么?”

    “是这个国家,所谓士人,首在爱国!”

    ------题外话------

    小的好像到了困难期了,啥时候能走出来啊!!!

    乐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