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兵强马壮的感觉。
“今我主之实力,虽暂只有南昌一府之地,但根基已比那王钧之流坚实百倍不止,文武英才也不比玄德公起于新野要差,又有远超伪宋之君百倍千倍不止的大义,王业必兴。”
魏禀坤也是膨胀的很,当即就劝骆永胜发兵南下,攻取筠、袁、吉、赣等州,美其名曰使彼地百姓早归王化,步入小康。
小康这个词还真不是后世才有,最早出自东周时期的《礼记》,是正儿八经古人时期就憧憬过的一种生活状态。
大同、小康。
先民还是很有雄心壮志的,将大同定为最高理想,而小康仅为短期目标。
前者的追求大家基本都理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究一个无私无我,谁能带领大家伙一起变好就让谁来执神器。
后者则是希望百姓不仅能够衣食具足,还要建设思想精神文明,具备礼、信、义、仁。
《礼记》中关于大同小康思想高度的阐述,深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即使到了后世依然存在着其留下的文明烙印。
这是华夏民族骨子里的追求,是抹不掉的。
魏禀坤急着给江南路其他州府的百姓带去小康生活,可骆永胜暂时没这个精力。
他把新军交给侯秉忠来操练,又给骆永捷留了一部人马来配合成武同兴国军周转,自己则把重心再次移出南昌。
打退了宁海军,可宣德军也到了啊。
笼罩在南昌头上的战争阴云,可还没完全的散去。
不击退朝廷先手调遣的三路兵马,什么大同小康,离着实在是太远。
“王上,咱们还去泾口阻击吗?”
“不去了。”骆永胜摇头:“咱们这次,去分宁。”
分宁?
“那伙俘虏,可以利用一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