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五百一十章为半年后战争准备(1 / 2)  统计大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八月份,大明的电报线路铺设到了里海岸边,使得土耳其的战事信息三天内就能送到京城,两国的战事已经到了下半场,沙俄明显后劲不足,在奥斯曼帝国三流海军三流陆军的夹击之下,逐渐败退。

    不过一旦退回到东欧大平原上,奥斯曼帝国失去了海军的优势,双方对拼陆军之下,奥斯曼帝国又显得进攻乏力。

    现在按照大明的划分,大明自己的海军是世界一流,欧罗巴各海军强国和大明藩国海军是二流,欧罗巴海军弱国和奥斯曼帝国海军这种就是三流海军。

    陆军也是,大明陆军世界第一,欧罗巴陆军强国和大明藩国新军世界第二,沙俄和奥斯曼帝国还有各欧罗巴弱国是世界第三流。

    奥斯曼帝国海军虽然只是三流,但无奈他的敌人沙俄在地中海没有海军,连流都不入。

    所以让奥斯曼好好体会了一把虐菜的快感。

    而沙俄虽然海军不行,但是陆军还是很不错的,武器不行,但数量和战斗意志上要优于奥斯曼帝国。

    离开了黑海海岸线奥斯曼帝国进攻乏力。

    对于沙俄来说,仗打到这里也没有了胜利的希望,而且东欧这些邻居看到这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一个个也蠢蠢欲动了。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沙俄是准备全线收缩,等着冬天到来,打一波防守反击。

    奥斯曼帝国这边去年因为战线还集中在巴尔干半岛还没有体会到沙俄冬天的恐怖,全民为胜利庆祝的时候,大有要一战灭掉沙俄的架势。

    双方可能在明年开春到夏天左右决定胜败,也就是说大明动手的契机已经就在明年春天。

    大明的秋季征兵规模再次创下新高,原本准备的扩军二十万计划也全部完成,军队调动也会在冬天之前完成。

    这一场战役对于大明意义重大,但是规模上确不是很大。

    总参只打算动用不到五十万的军队完成这一次作战,这比起当年对莫卧儿帝国作战的时候还要少十几万。

    而且和对莫卧儿帝国作战不同的是,当初那一战是临时起意,而这一战确是冲锋准备。

    虽然运输的路线比起当初又长了几千里,但对于海运来说,几千里和几十里也没有啥区别。

    大明最低作战目标就是拿下苏伊士运河。

    进阶目标占领波斯湾,打通里海到地中海通道。

    终极目标灭亡奥斯曼帝国,占领整个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无论如何都要拿下苏伊士运河,这是最低要求,只要拿下苏伊士运河,那么就算其他目标都没有达到整个作战计划都不会亏,相反要是拿不下苏伊士运河,抢再多的地盘都没有意义。

    故而大明的整个作战计划都是围绕着强占苏伊士运河而准备,整个苏伊士战区将投入八个师的兵力。

    再加上对埃及作战的两个师在左翼,对阿拉伯半岛作战的一个师在右翼,战事开始的阶段还会有两个师的兵力会占领波斯湾,然后沿着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向上进军。

    一部分占领大马士革,另一部分占领耶路撒冷,截断奥斯曼帝国陆上的增援。

    还有一部分骑兵两个师会从里海沿岸出发,北面从沙俄境内截击奥斯曼主力,牵制其回援的步伐,南部会渡过里海进攻里海西岸的奥斯曼帝国领土,沿着高加索山脉西进。

    奥斯曼帝国里海这一块领土是从莎菲王朝手里抢夺的,这些年虽然两国因此不少开战,不过奥斯曼帝国还控制着这里。

    大明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按照大明的计划,开战时间应该定在复兴十五年底,而如果明年开战,整个作战计划就提前了两年半的时间。

    虽然军部声称这只是一场局部战争,但高层大多担心的就是这一战会引起的连锁反应。

    其中最担心的就是朱慈烺了,朱慈烺最怕的就是集合欧罗巴之力对抗大明的情况出现。

    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朱慈烺反而不担心了。

    大明境内歌舞升平,军费的增加似乎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影响,即使多征募了二三十万百姓入伍,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劳动力短缺。

    八月份以后朱慈烺主要精力都在处置军队的调防文件,作战自然要抽调精锐部队前往了。

    大明征募新兵二十万,并不是要让这二十万新兵上战场,而是通过换防让这些人补充各军的缺口,同时把这些军队调防到一些稳定区域内。

    而海军方面也在积极的适应新战舰,大明最强战列舰将会在这一战中充当机会对方要塞的主力。

    可惜的是第二批战列舰是赶不上了。

    现在朱慈烺担心的是大明暴露了这艘最强战列舰会让欧罗巴人怎么想?会给欧罗巴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是让他们因为科技的代差赶到绝望,从而放弃追赶躺平,还是奋起直追,逼迫大明更快的开启新的战争?

    目前对于大明军队指挥最大的障碍就是从印度河战区到阿拉伯半岛再到非洲这一段的通讯还只能依托信鸽。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