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3 / 3)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亲力亲为也得学点数学常识便于驾驭下面的专才。

    刘备阵营内,蔡邕的级别太高,年纪也大了,倒是没人腆着脸找蔡邕补课。但蔡邕的弟子顾雍等人,哪怕是在偏僻的滇州当布政使,听说后来都集结了不少官员拜师学数。

    李素、诸葛亮这种以数学著称的官员,当然也有很多人上门求教了。李素同样位高权重,受到的骚扰还少一些。诸葛亮官位那么低,一时不堪其扰。

    其他原本老派的关中数学家们,比如当年郑玄的数学恩师京兆第五种一脉,本来在长安都已经非常衰落了,现在也门庭若市有很多官员上门,找第五种的儿子孙子们求学数学。(第五种本人早就死了,他是郑玄的师辈,他儿子也六十多岁了)

    刘备辖区内的种种变化,也传到了关东诸侯那儿。二袁和曹操等军阀也对这个新法给与了新一轮的重视和讨论。

    大家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回避不过去的,因为其效果已经实实在在在战场上体现出来了。刘备军这么一改革,对河套用兵的后勤损耗几乎是立竿见影地降下来了。

    当然了,也有不少清谈的朝廷中枢官员,因为不熟悉边远地区的情况,也觉得刘备这样锱铢必较提高后勤效率、杀伐约束仓、户、转运官员,有点吃相太难看了。

    比如朝中九卿的华歆、孔融之类的道德君子,他们其实对刘备并没有恩怨,孔融这人原先甚至还挺欣赏刘备的。

    但是作为清流名士,他们在这事儿上颇有微词:

    “怎么能靠这么细苛的严刑峻法来逼着官员提高后勤效率呢?怎么能官员浪费低效就罚俸降职、钻空子就直接砍了呢?

    要想提高后勤和军需效率,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要治本,关键还是得靠仁义教化的力量,用道德感召让范疆张达这些人感化,主动悔悟放弃贪墨舞弊啊!全靠刑罚和苛细的审核,那是暴秦法家的老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