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史可法听了朱万春的话,先是不置可否,接着便是哑然失笑。
便是周亮工也是在脸上显露出了不以为然之色,显然是感觉闵元启和眼前朱万春是过于自信,甚至到了狂妄无知的地步。
周亮工是希望闵元启能到盐城,安心的当他的标营游击将军,这样他有了军队,话语权也能增加,这是双赢之事。
闵元启有了盐城一县,养几千兵也不会太困难。
如果流寇南下,缓急之时不管是周亮工选择死守驻地,还是率部南逃,都会比现在从容许多,不至于过于狼狈。
这才是周亮工和周亮敏兄弟一定要保住闵元启的最真实的原因,否则光凭一个海边征剿斩首土匪的战功,倒是真的未必能叫周亮工这个淮扬道高看一眼。
这个时势,有人醉心于权斗,也有人在提前布局准备,并不全是懵懵懂懂的无知之辈。
其实就算是刘泽清也是如此,其部将劝他要小心防备,刘泽清本人的回答就是对弘光帝有拥立之功,享福应该的。
如果真有敌军大举南下之举,到时候率部过江南逃,择一大郡仍然不失富贵了局。
在很多人的看法中,流寇大举南下还是必然之事,清军未必能真的盘踞京师不走,大有可能在半年乃至一年内,裹挟北方的大量民壮,抢掠足够的钱粮人丁后还是会退出关外。
而闯军有百万之中,拥有大半河南小半河北整个山西和陕西,还有湖广一部份,实力仍然是天下至强。
南明虽然有更大的地盘和更好的财政基础,但人心浮动,主要是感觉李自成还是得天下之主,京师被东虏夺走只不过是小挫。
这种心理下才有南明君臣北上求和,希望东虏达成和议,要么退走,要么派兵与南明合作一起剿灭流寇。
也有人认为,东虏的介入会使北方更混乱,可能大明的乱局才刚刚开始。
就如唐末那样,从诸藩自立到唐朝真正灭亡有一百五六十年,就算有了黄巢之乱,大唐还苟延残喘了好几十年。
现在京师陷落,毅宗皇帝殉国,但李自成又被赶走,得京师的又是被人看不起的东虏小族蛮夷,这样大势更加混乱复杂,很有可能要乱上好几十年才会得出最后的结果。
在这个时候掌握一定的兵马,在乱世中不仅能保性命,还可以适时而动,获得更大的利益。
为自己计,也为子孙计,掌握兵马是此时最为合适的打算了。
因此周亮工也是对朱万春不太客气的道:“元启将军还是太想当然了,刘部大军虽然大半新军,但仍有两三千人的精锐在大军之中,且还有千余骑兵,这股力量已经非元启将军的部曲能够抗衡了,这些兵是经制之师,由山东镇南下而至淮安,对抗过东虏,打过闯逆,非普通兵马可比啊。”
史可法也是颔首点头,他的想法显然是和周亮工完全相同。
在朝臣们的眼中,四镇固然跋扈无礼,但实力也是不必多说。
刘良佐战功最弱,但也是配合左良玉和黄得功等人击败过闯军和献军,战功还是相当卓著。
高杰不多出,翻山鹞原本就是流寇中的悍匪。
刘泽清也是宿将,经历过多次大战。
这四镇将领和左良玉被南明视为定海神针不是没道理的,十几年的戎马生涯,屡战屡败,经过挫跌也打过胜仗,核心的军将都是悍将,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后来灭南明的大半降将,多半就是出身于这四镇和左部之中。
普通的二线部队,比如浙江到江南一带的总兵,还有湖广当地官兵,在力量和经验上都比较差,比如现在史可法放在扬州一带的总兵黄蜚,刘肇基等人,都算是二线或三线总兵,实力很弱,根本不被朝廷看重。
闵元启在史可法眼里怕是连二线总兵也不及,若不是其是云梯关的地头蛇,关系到淮安一带的防御,连现有的关注都不会有。
待周亮工说完,史可法也是接着道:“周道所言不错,朱赞画不妨回去明言,凡事都应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朱万春几乎苦笑出声,他真的不知如何讲下去了。
在泰州耽搁几天,又赶赴扬州,估计云梯关那里战事都快打完了。
而眼前的这两个文官还是拘泥于旧日的经验,对闵元启集结军队野战的决断相当担忧,但听闻千户所城和土城都有军伍民壮戒备,又挖长壕隔绝战场护卫百户之外,这两人倒是交口称赞。
原本史可法都不太打算见朱万春,毕竟在他看来刘泽清部万多精锐赴云梯关,几千旗军是绝不可能是对手,估计此时仗打完了,闵元启未必能保住性命,见了之后除了叫他这个朝廷重臣难堪之外,有何用处?
朝廷断不会为了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与四镇之一的刘泽清翻脸,斥责约束都不可能,刘泽清也不可能把吞下去的好处再吐出来。
倒是闵元启若坚壁清野,以土城千户所城加长壕硬扛,刘部可能要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事才能把闵元启拿下,这同样也不是史可法所能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