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二章:加封(4 / 5)  我的姐夫是太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处于原始的部落时期,人口稀少,更是无法产生社会的分工合作,继而演化出文明。

    可这地方,一旦开始对外交流,有了大量的移民进入,且这些人带来更好的农作物,还有驯养的牛马,那么……这个七百多万平方公里,比整个大明关内两京十八省还要辽阔的土地,完全就是天府之国了

    。

    大量的煤炭、铁矿、铜矿,以及金银矿产的资源。

    大量的草原,足以发展畜牧业。

    还有数不清的良田,可以种植小麦以及其他农作物。

    再加上四面环海,许多地方,可以作为天然的良港。

    至于它地处偏僻,可一旦天下的文明中心在大明,那么地理位置,也算是得天独厚,毕竟距离爪哇和吕宋很近,将来只要海贸发展起来,就足以可以和大明、安南、爪哇、苏门答腊、天竺等地,进行贸易联系。

    这个地方,张家若是及早先去站住脚,不敢说是未来的王霸基础,可至少也足以子子孙孙享受富贵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张安世能得到大明的承认,与此同时,能将地方控制住。

    张安世现在就怕朱棣不答应呢,于是很认真地又道:“臣决定了,就去这地方,这地方的名字,臣都想好了,就叫南州,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朱棣叹道:“好吧,好吧,这既是你的意思,那么……就以南州为食邑,朕封张家在那地方,子子孙孙,永镇南州。你此前在安南的食户,也有几万户吧,再加上这五万流放的囚徒以及匠人,朕统统赐给你。”

    张安世心里终于舒了口气,憋着乐,面露感激道:“臣谢陛下恩典,陛下……要不要颁一张铁券比较好?”

    朱棣很是大气地道:“你要几张,都给你,丹书铁券,朕有的是。”

    张安世突然又觉得这丹书铁券,好像也不保险了。

    不过思来想去,眼下会不会被人摘桃子,还得靠自己的魅力,这地方……想让人免生觊觎,一方面需要朝廷对他的关照,不过现在想来……至少在他的外甥朱瞻基那个小子驾崩之前,他是可以确保,绝对安全的。

    瞻基外甥,你要争气啊,争取活个五百年。

    除此之外,怕是还要和靠近这南州的爪哇、安南、吕宋等地,保持良好的关系。

    对这宁王、赵王,还有朱高煦,都要很好生地笼络!

    很好,回头就修书给他们,叙叙旧,讲一讲江湖情义,回顾一下当年的感情。

    朱棣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有几分亏欠,感触地道:“张卿这样做,实在是太大度了,朕还以为张卿要狮子大开口呢,今日才教朕看到你也有高风亮节的一面,朕的那些儿子都不如你。”

    这是肺腑之词,想想那两个想要夺位的儿子,再看看人家张安世。

    哎……

    张安世心里其实也有些惭愧,不过细细一想,那南州,现在确实就是一个不毛之地,我张安世何曾忽悠了什么?

    于是他便道:“臣以外姓,蒙陛下恩典,加封食户和食邑,已是羞愧难当,哪里还敢有其他的指望?”

    朱棣道:“过几日,等旨意吧,噢,还有……那鞑靼人阿鲁台,还有兀良哈部的首领,不日就要入京,朕觉得……他们的部众留在辽东,终究让人不安,也下旨命他们缴了武器和战马,迁徙南下。”

    朱棣对此二人不放心,毕竟有了兀良哈部的前车之鉴,显然不愿意再放虎归山了

    朱棣似乎此时想到了什么,又道:“朕昨日又下了旨意,命天下诸藩王来京城觐见。一方面呢,这些人多为朕的兄弟和子侄。另一方面,现在宁王、赵王都去了海外就藩,可这些藩王,却还在观望。”

    “朕年纪大了,太子性子又太宽和,若是朕有一日,但有什么不幸,只怕这事就要拖延下去,还是趁朕还处盛年的时候,早早想办法,让藩王们早做决定吧。”

    张安世道:“陛下一定长命百岁,何须要说这样的话呢?”

    不过张安世却也知道,朱棣已经想要快刀斩乱麻了。

    那些兄弟子侄们,不是还在犹豫吗,那就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将这些家伙们逼去海外。

    朕

    的儿子,还有战功赫赫的宁王,都去了,你们还想留在大明享福?真以为我朱老四好说话吗?

    朱棣笑了笑道:“诸王来京,届时就让太子与你负责款待,他们多是朕的兄弟,不可怠慢。”

    顿了顿,朱棣道:“朕不是建文。”

    张安世一脸无语,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这不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吗?

    要逼人家到海外去,还要显得不是强迫,是他们自愿的,让天下人看一幕兄友弟恭的好戏。

    陛下,真有你的。

    张安世顿时感觉压力很大,他现在就已经可以想象得到,到时会是怎样闹哄哄的场面了。

    可朱棣下了命令,他张安世能怎么办?

    张安世只能乖乖地道:“臣一定竭尽全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