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六十二章:政见(五)(1 / 2)  日月永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估计连许不忌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被加封一个太子太师的头衔,会在此时的大明造成如此大的舆论风暴。

    没有人会去议论许不忌的文章对错,因为这篇文章是无法讨论的。

    否定许不忌的文章就是在否定朱允炆这位皇帝对整个大明能有今日之盛的绝对功劳,那这就成了最严重的错误,政治路线错误。

    真正让全天下都在议论的,是许不忌这么位官。

    配不配的上做太子太师。

    太师与太傅、太保并称‘三公’,算是太子的文师,负责教导太子治国,一般来说加这个头衔的,基本都是先做到丞相,然后在丞相位置上待很长一段时间做出卓越成绩致仕或者病故之后,上文谥的时候追封。

    活着的,基本都是权臣一时伸手硬皇帝索要的。

    而最臭名昭著的,莫过于董卓董太师。

    下场老惨了。

    有明一朝,也有活太师,比如洪武朝的李善长,至于结局嘛。

    明史记载李善长一家七十余口因胡惟庸案而受到诛连,被夷族,明实录中亦提及坐罪谋逆,金牌不赦。

    这就是所谓的免死金牌不免死。

    虽然没写一共杀了多少人,但谋逆不赦,按照洪武朝时期的律法来定,起码也是个夷三族,那么几十条人命应该是最低的。

    这么看起来,活太师这个职衔,委实是一道催命符。

    这也是为什么许不忌一加封太子太师衔之后,各省的反应如此大的缘由。

    有那么一部分官员认为,这是朱允炆这位皇帝已经对许不忌不满,打算拉清单要许不忌去死了。

    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风向,结合到许不忌上位三年,权知一时,独擅国政,将整个内阁变为许府一言堂,换了哪一个皇帝不都得猜忌三分。

    于是乎,就开始有些对于许不忌来说不算是怎么太友好的文章出世了。

    什么任人唯亲、施政粗暴、结党营私的帽子呼呼的往许不忌脑袋上扣。

    “阁老,这些文章,发吗?”

    通政司左通政杨荣苦笑着手捧一堆信笺,站在许不忌的书桌前是站立难安。

    “发呗。”跟杨荣的苦大仇深不同,被攻讦的当事人,身处舆论漩涡中心的许不忌反而是一脸的淡然:“我按着不让发,搞文字狱,那不反而坐实了这群人嘴里对我的评述了?

    我们做官的堂堂正正,不应该怕这些风言评述,缩手缩脚的什么都怕别人说,那这工作还做不做了?”

    杨荣领了指示退下,但还是小心谨慎的挑了一些骂的不算太狠的文章刊报,同时,也擢选了一批夸赞许不忌的文章出来。

    毫无疑问,这些文章大多算是出自许不忌一党官员的手。

    怎么说许不忌做了那么多年的吏部尚书,现在又当了三年大权独掌的内阁首辅,要说没有些党羽,那绝对是说不过去的。

    求是报,成为了从中央到地方官员口诛笔伐的一处战场。

    “天天官员虽说形形色色,但这种事情上只分为两种。”远在江西吉安老家,前些年致仕待在老家,办了个小私塾的杨士奇虽早早不过问政事,但当地吉安府知府上门拜访的时候,杨士奇还是指点了几句迷津。

    “什么样的官支持许不忌,又什么样的官反对许不忌?”

    这个问题,吉安知府还真没有细想过,闻言有些难以作答。

    “别把他许不忌想的多厉害,或者说他许不忌又太厉害。”

    杨士奇呵呵一笑,反问一句:“如果你是内阁首辅,皇帝加你太子太师衔,你会接吗?”

    “当然不会了。”

    这个问题,吉安知府连想都没有想就脱口而出。

    哪个活太师有好下场?

    回答完便恍然,对啊,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都能想明白,知道推拒不受,怎么到了许不忌那里,连一句谦虚客气都没有,就直接领旨谢恩?

    连马大军那个浑人,当年可都还知道找朱允炆推辞西南战区总指挥的帅位呢。

    “咱们中国几千年总结下来的这个所谓为官智慧和涵养出来的政治默契生态,有一点共识是人尽皆知的,那就是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可以功高绝不能震主,当赏无可赏的时候,君主再赐下来的就不再是金银玉器而是刀剑斧钺和断头台了。”

    杨士奇侍弄着自己后院里的花花草草,这几年他的精神头颇像田间老农,唯独说起这些事来的时候,气场十足,让周边之人无不选择静心聆听。

    “但他许不忌是什么人,他从当年起身的时候,拉出来的态度就是要破除这些几千年下来的旧传统,并毫不留情的把这些先人总结下来的智慧抨击成政治遗毒、政治糟粕。

    衍圣公世系是他葬掉的,官僚阶级特权也要在他手里一步步毁灭掉,这个人呐,浑不怕,一根筋。

    他做太子太师,岂不是要把未来的储君也给教育成这个样子?

    所以,凡是支持他的人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