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民族英烈陵。”
门头的左右两侧竖着刻了两行大字。
“民族大融合万岁。”、“民族大团结万岁。”
这两句是当年朱允炆亲笔提的,肯定了盛庸和几万将士,与马哈木、阿鲁台等人通力合作,携手抵抗帖木儿的东征,并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为了保护草原各部族的安宁,盛庸和三万余名大明健儿,不惜牺牲掉自己宝贵的生命,证明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明海纳百川,团结和保护各民族的伟大胸襟。
朱允炆在门口肃立了一阵后,才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迈步踩着一级级的台阶,向着陵园内进入。
双喜、刘铮、杨溥等并京营、漠庭大小武官数百人紧紧簇拥着。
“当年盛将军奉命为燕王争取时间,以四万骑硬撼十余万敌,杀至险些尽墨,这才有了一战定乾坤,开我大明北疆万世太平。”
一行人走过一排排的墓碑,直到最后来到山顶,这是一处宽敞的亭台。
亭台的中心树立着一块巨大的丰碑,详细介绍了盛庸的生平和他的功绩,最后是一句朱允炆亲写的落款。
“拯救草原各部的伟大的民族英雄盛庸将军灵寝!”
这座墓碑由一个小旗负责保卫,每每换班,在左右两旁时刻都站着两名护卫的兵士。
朱允炆从右侧的长案上取了三根细香,燃起后郑重其事的微微鞠了一躬,身后众人则无不脱下头盔,深鞠一礼。
礼毕,朱允炆上前将香插放进去。
“所谓居安思危,越是生逢太平,越是要珍惜太平,感念太平之不易,感恩英烈之伟大。”
朱允炆郑重其事的说道:“所谓英雄,不过也是一群普通的血肉之躯,他们的生命一样脆弱且只拥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而他们之所以是英雄,便是在危险来临的时候,会勇敢的顶上去,为身后的同胞亲人,将一切危险重担扛起来罢了。”
说罢,朱允炆注目又站了片刻,才折身走到一旁的长案边,抄起一根狼毫,挥洒间写下了四句短词:
“兹念英烈,高歌长行。
魂断埋骨,魄归青冥;
山河易貌,草木秋荣。
维尔英灵,永照大明!”
虽说水平拙劣不堪,但却是朱允炆真情实感,众人观之,无不感受到皇帝在看向这座英烈陵时,眼神中那浓浓的深情与悼念。
朔风很冷,但所有人的心,却是暖的。
(伟大的人民英雄与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