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八章:一五计划收官(二)(1 / 2)  日月永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建文十年因为一五计划收官的原因,将注定会被写进中国史包括世界史中。

    这绝对是苍穹之下第一个实行并完成计划政策的国家。

    一个由七千万聪明勤劳子民通过汗水、奋斗、拼搏共同建立的伟大国度。

    吏部作为十部之首,是第一个站出来进行汇报的,许不忌这位吏部尚书才刚清罢嗓子,就听到朱允炆抢先开了口。

    “诸卿坐着说吧。”

    左右,十几名小宦官已经搬过了十几张太师椅,不仅如此,每两张太师椅之间添置了茶几,上奉热茶、点心。

    这堂汇报的时间绝不会短。

    “谢陛下。”

    十几人具躬身谢礼,而后各按身份落座。

    等都坐住了,许不忌才继续开口。

    “启禀陛下,始自建文六年初启动的‘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吏部为全面落实《朝廷官员胥吏致仕、丁忧、停职、开除适用条例》共向地方各省派出巡视、督查组四次。

    共计裁汰地方省府县三级冗员、年龄超线官吏一万七千四百余人,补齐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交趾六省空额官吏五千八百人。

    每年京查、省察的主官合格率达到百有九六,不合格的主官已按照吏部流程草拟名单呈递内阁批复罢职。

    地方的府查、县查各级主官、胥吏合格率为百有九一,共裁汰不合格官吏一万三千余人,现已通过各省省考补齐差数。

    现我大明所辖除漠庭三都户、交趾、台湾三地尚未清查以外,余下诸省皆全面清查完毕,吏部不负圣望,在内阁的提领、各部的协助、各省的配合下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官为具国之本,国有大世需先治官。

    五年以来,吏部先后裁汰、免职各级官吏总数达到了三万余人,这个数字几乎达到了整个大明官吏体系的两成。

    但很快,依靠着愈加成熟的地方省考制度,这批差额又迅速补齐,保证了地方省府县三级衙门的政务正常运转。

    而通过省考录入的新官吏,可不在是十年亦或者一五计划前的那群传统士子儒生。

    这是一群捧着《建文大典》、《建文皇帝语录合集》考出来的赤诚年轻人。

    他们可不仅仅会喊口号,也懂得什么叫风土人情,什么叫政治革新。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这一群体的壮大成长,新的源源不断的类似群体涌入大明政坛,充实地方官场,在中国,维系了将近两千年的传统官僚体系将会彻底崩塌后,改头换面。

    什么是中国两千年的传统官僚体系特色?

    便是以官僚体系作为国家--社会的公器,进行普遍理性化治理,但这种所谓的理性化治理又具有非制度化特征。

    从汉朝时举孝廉制度、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的科举与门阀并存、宋朝的共天下、元明两朝的程朱理学,都是非制度化的官僚体系。

    这种官僚体系拥有浓厚的圈子化、山头化特点,他们顽固且强大,拥有极强的自治力和运转能力,明朝多有皇帝不上朝,但国家运转仍正常有效的例子。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士权压制皇权的根本原因。

    是几千年来涌现的伟大帝王,但留下的革新制度往往会在其死后出现身死道消的症结所在。

    有人会担心朱允炆死后,其留下的改革会身死道消,让传统制度死灰复燃,这是必然会发生的,朱允炆自己也不会去幻想大明帝国能保证他死后几百年仍贯彻他的意志。

    但在位的这些年,敕令吏部严查官僚体系,并源源不断的将新的预备队补充进入官僚体系中,起码可以保证,就算朱允炆死后,学习他留下的讲话精神的新学群体仍会将他的意志贯彻到大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就算将来这一群体也开始黑化,逐渐形成新的官僚阶级,利用手里的权力在政治运作中上下其手也不重要了。

    因为那个时候的大明社会,一定是已经改头换面走上朱允炆想要看到的道路上。

    所以吏部的工作并不像户部等数据化主管部门那般,可以将成绩以数字的形式直观体现,但却一直都是朱允炆眼中和心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包括参与编修补录《建文大典》、《建文皇帝语录合集》两部著作。

    说完吏部的事,紧跟着便是户部了,按理来说,户部应该在年尾的时候,各省的税银、税粮全部押解进入南直隶脚下的官仓后,有度支郎拿着各省的公文记载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才会送进内阁当做定数。

    不过这次户部也没打算汇报钱粮的收入,只汇报了土地和丁口两大硬性指标。

    “计全国各省,田七百七十万顷,丁口七千三百一十四万余。”

    这两组数字炸裂吗?

    相当炸裂!

    这个数据的真实性是否可信,基于大明洪武朝的底子是否真的殷厚。

    关于这一点上考据的主要来源是《明实录》、《户部诸司职掌》、《大明会典》、《中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