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5章 收复台湾(十)特战第一击6(2 / 3)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根砍断!

    那日军死都想不到会有人以这种姿势冲过来,甚至手中的步枪还没有端平作出刺杀的警戒姿态,刀锋砍断脖子后,他还往前跑了两步,直到腔子里的鲜血冲起一米多高,才仆倒在地!

    就是这一眨眼的功夫里,袁植侧伏前扑的身子倏然让过无头死尸从另一侧闪出,隔着两米远落在后面的两名日军反应也是极快,奔跑中猛地刹住姿势,双腿往下一沉挺枪刺向前,一声断喝。耸身就刺!

    “来得好!”视野中两根刺刀闪烁着森冷的光芒骤然逼进,袁植半点也不慌乱,左脚在战壕墙壁上用力蹬踏,长大的身躯陡然变向斜穿,长臂一横毫不客气的裹住两条长枪,猛地凌空拧腰旋身。扯得两名日军不由自主的往前一载,步枪差点脱手!

    两人忙不迭的往后使劲扯,袁植的身子就卷过来,右臂挥击,刀锋破空发出的啸叫简直跟日本超级剑道大师双手劈斩相仿,寒光一闪,又是两颗人头飞起几尺!

    右脚落地,袁植就势下蹲,环刀入鞘。重新拔出双枪合在左掌中,右手在两肋间特别设计的弹匣袋子底部轻轻一磕,两个满满的.45弹匣嗖的飞出来,他看也不看的左手往下一套,“喀拉”两个弹匣准确贯入,随后右手在双枪上一抹,套筒拉开子弹上膛,动作潇洒流畅。千锤百炼!

    又是一组日军从后面浓烟中冲出来,雪亮的刺刀搅动烟雾。浑身零件碰撞叮当作响,袁植枪分双手略略运气,猛地冲出去“砰砰砰”一口气把他们全部放翻在地,眼前赫然闪出一条交通壕,尽头处,施密特少校正给自己的冲锋枪换上新弹匣。

    袁植注意到。德国人的脸上有一道不浅的划痕,横着掠过腮帮子,鲜血让其棱角分明的成熟俊脸多了几份狰狞。一柄木把的工兵铲斜插在身前,锋锐的高强度合金钢边缘,有鲜血涔涔落下。显然刚刚切割过新鲜的**!

    两个人又凑在一起,互相一对数字,一个班的日军全部给他们报销掉了,总共用了没有一分钟。没有颤抖,没有拉扯,干脆利落!

    袁植心中不由佩服,自己这些人可都是经过特别强化过的身体,力量、速度、灵敏度等各方面都超出常人的,技战术更不要说多么的齐全。

    可德国人全都是吃的身体底子,固然他们的人种在体力上有一定的优势,然在这样的战斗中居然也不落下风,精锐之名不是瞎吹的!

    突破的不只是他们两个大官,其余几个攻击面上,分散扑出去的中德士兵合作无间,突破的更加犀利和疯狂!在不顾忌子弹消耗的情况下,攻击小组基本上是甜瓜手雷加木柄手榴弹开到,精准的投掷可以让他们一次丢出去四颗爆炸物覆盖十米长的壕沟!

    轰然爆炸中,至少两人一组的冲锋枪和突击步枪齐发,扫出去的子弹一眨眼就把战壕变成金属风暴肆虐的地狱,藏在里面的日军无一例外被扫成马蜂窝!

    那些躲在间隔数米就一个的防炮洞和弯曲的交通壕中的日军,则有幸遇到了中**刺和德国工兵铲的夹击,全都身强力壮的攻击者面对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鬼子,几乎跟大人揍小孩似的,一把能夺下步枪,一脚能把人踹飞,德国优质钢材造的工兵铲一扫能把人切成两半,刃口还不带钝的!

    当然德国大兵对中国人手里形状各异但设计极为先进合理的军刀也非常眼馋,这导致了战斗刚刚告一段落,双方不约而同的做了交换,半米来长的木柄工兵铲被中国战士舞动的呼呼挂风,好像量身定做的一般。

    而一尺长刀锋的背齿军刀那都是用激光打出来的细密锋刃锯齿,并经过强化冲击处理,握把完全符合人体工学,德国佬的粗壮大手握上去完全不要调整,随便一挥,居然能把日军的三八式步枪切断!

    德国佬顿时觉得不好意思了!他们普遍出身工人家庭,受教育程度很高,知道这种程度的材料多么珍贵,造成的刀价值不可估量!

    这帮被朱斌宠坏了的精英大兵完全不在乎,慷慨的送出去绝不收回,一时间,两**人的亲密度和默契直线上升。

    日军部署在第一道堑壕内的足足一个小队全部报销,两挺九六式轻机枪被手榴弹炸碎,破步枪什么的根本没人要。突击队们七手八脚的把所有日本手雷丢出去,把后面的反坦克壕中炸出数十个程度不一的坍塌,但离着破坏还差得远!

    终究是手榴弹的威力太小,能够埋葬坦克的宽阔壕沟里面又加了水,爆炸造成的破坏一般般,好处是把可能存在的陷阱和松软的墙壁给破坏掉了一部分,等攻击者二十来个人冲过去的时候。不至于遇到突如其来的坍塌!

    不过袁植他们还来不及跑进去,隔着反坦克壕,第二道堑壕内的日军发现这边枪声骤停,意识到守军可能完蛋了,当即把炮击跑和速射炮调过来猛轰,甚至连掷弹筒都涌上一起往这里投掷爆炸物。逼着他们不得不暂时躲避在防炮洞内!

    轰轰的爆炸在战壕周围纷乱的炸开,二十多个人尽可能的分散开去,顺着交通壕往宽阔的弧形阵地两侧躲藏,脑袋上的头盔时不时被把炮弹破片或者炸起来的砂石打得叮当作响,身上的防弹携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