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兵跑。再说了,宋文松人才难得,心中憋着一口气,对其他的人我可能不放心他,但是对付西北军,我相信他一定会全力以赴,不会让我失望!
宋乃峰是我大康第一猛将,其手底下人才辈出,高手如云,更重要的是其兵力也比我要强,所以辽东之战我们的压力更大,关键时候我派出宋文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就算这一次生变,我相信也在击退宋乃峰之后,到那个时候宋文松有功,他出一点幺蛾子也应该在我的掌握之中。”
陆铮侃侃而谈,戴皋轻轻摇头,吐出了一句话:“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人才没有!没有人才,就算你自己有再高的才华也不过枉然。陆铮啊,你已经不是当年陆家的庶子了,也不是那个小小的京官了,你现在是辽东王,坐的是银安殿,银安殿上六部九卿空闲着,天下军马都归你节制,可是你手底下可有几个大将军?
天下的事情都是人的事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此你处在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应该要广揽天下英才,将天下英才为我所用,想宋文松这等两面三刀,脑后生有反骨之人用之为何?”
陆铮愣了一下,微微皱眉,心中掀起了极大的波澜,戴皋这几句话说得很轻描淡写,但是给陆铮的感觉却是极其的有分量,因为这些话恰恰击中了陆铮的软肋,陆铮现在最缺什么?最缺人才呢!
陆铮现在辽东武将堪堪够用,能担任大将者只有柳松一人,而文臣方面,谋士倒有好几个,但是顶级谋士却是一个没有,至于治理政务的文武官员,也大都是在辽东本地招募,鲜少有他的亲信来掌控局面。
不得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套肯定行不通了,陆铮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中需要极大体量的人才。
“岳父,您一席话说中了我的软肋,我反复思忖着实如此!不过在这一方面缺乏经验,实际上就算是当官的事儿我也不擅长,诸多方面还需要您老给我指教!”陆铮道,他十分谦虚的请教。
戴皋哈哈大笑,用手捋了捋胡须,道:“其实古往今来用人无非是三类,一类是师生情谊,一类是同乡同族之谊,另外一类则是同窗袍泽之情谊。
眼下陆家是江南大家,现在虽然离开了江南,但是山东陆家,陈家,顾家皆都有诸多子弟,这些子弟会有不想出人头地者?这些人皆可用之,唯有用之,江南权阀才会牢固。
你和苏家之前过从甚密,但是你当时并没有对苏家的大进行大胆的启用,你连苏清都没有用,因而苏芷一旦生了异心,苏家也很快便倒向了另外的一方。你再看看龙兆桓,现在朝廷各级部皆是苏家的本家,门生,这便是用人之道。
还有,同宗同族,同利益,那便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古往今来,从来都是这个道理,如若不然为什么这么多年朝廷离不开权阀,权阀也必须依附朝廷呢?”
戴皋这一番精彩的剖析真是让陆铮大为震动,要知道陆铮可是两世为人,在他之前生活的那个时代,对所谓裙带关系,师生圈子,地域圈子等等这一类的东西可谓是深恶痛绝呢!
可是现在这里不是那个时代,在大康王朝,甚至在之前的数千年的封建王朝,他们的制度就是这样的。用人掺杂的就是利益关系,就是亲疏关系,如若不然,权阀豪门谁会豁出身家性命追随着去造反?
陆铮在此之前他也隐隐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只是他一直没有想过自己会去那么做,可是现在经过了戴皋这么一说,他也意识到这些诸办想法,他都得付诸行动了。
江南的失败让陆铮清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时候都要把实力放在最高的位置,而现在陆铮拥有撼动天下的实力么?
紧迫感突如其来,陆铮意识到自己从此以后就只能靠自己了,所谓朝廷,所谓家族,所谓盟友,一切的一切都靠不住,现在也不存在了!
而这一次辽东之战可能是陆铮这一辈子的分水岭,这一战是胜还是败?陆铮沉吟良久,道:“岳父,我会把所有的书信都准备妥当,辽东大捷之后,我会把这些书信都一一寄出去,陈家,顾家,甚至是张家之中都可以广罗门生来盛京!
另外,齐家的家眷一定要搬到盛京来,要利用齐家留住齐志远,此人智谋之厉害是我生平仅见,对这样的人要收拢其心不容易,齐家这张牌一定要打出去,而且要打得漂亮。”
戴皋轻轻点头,过了一会儿,他插了一句话道:“趁着大战还没开始发出去吧!大捷之后再发一次,这年头你要分清哪些人是雪中送炭的人,哪些又是锦上添花的人!”
戴皋沉吟了好久,又道:“你当年在江南的恩师罗冠才,后谋了官之后被我贬斥到了蜀都,一晃眼这有这么多年了,这个人能办事,能成事,能忍事儿,是个难得的人才。
更难得的是你陆铮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现在俨然成为了大康最有权力的权臣,他却从来没有登过你的门,求过你办事儿,这等人人品也是一流!
现在你可以去信给他,只说求助于他,这一次他应该能来辽东,他到了辽东,可为你王府总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