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程序与内容则与民间社学基本无二。
朱厚熜也不陌生,他在湖广当地看见过一些孩童每日背着布袋书包上学的嘲,他很羡慕,也想像平民孩子一样和几个玩伴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但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像湖广平民子弟一样和皇室其他子弟也一起去上学。
但让朱厚熜自卑的是,他的兴王府没有给他多少银子,以至于他没办法在其他皇室子弟面前炫耀自己,也没办法买到市面上新出的帆布包,在宫廷里并不受太多人待见,内廷的宦官对他并不太亲热。
相反,朱厚熜发现宁王府的王次子则很受底下的宦官喜爱,因为这位宁王府的次子很有钱,也很大方,这让朱厚照越发有些自卑。
当然,他更加耿耿于怀的还是自己引以为傲的学识居然没有引起皇帝陛下的重视,甚至连自己身边只有四岁的皇嫡长子都比自己知道的多。
所以,朱厚熜在宫学里学的很认真,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他开始接受除儒学外的算学以及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等方面的教育,还有关于国家的教育。
朱厚照也抽空来了一次宫学,如同他视察大明顺天府一带的社学时一样,他都会给这些还在基刺育阶段的学生上一堂思想课,讲讲大明的历史灌输一些国家与民族的概念。
朱厚照会亲自与每个学校的大明少先队的队员一一握手,同其他随行官员一起亲自给他们系红领巾。
朱厚熜因为有文化基蹿再加上本身的勤奋,所以在宫学的学习成绩也很优异,直接成为宫学第一届少年先锋队的队员。
当朱厚熜看见朱厚照亲自给自己系上红领巾的时候,他附的是无比的自豪,他知道红领巾的含义,意味着是大明无数英雄血染红的旗帜的一角,而他戴上红领巾成为少先队队员也就意味着他将来会成为少年英雄。
朱厚照看见朱厚熜一脸兴奋与激动的样子,心里也同样很高兴,他知道自己把后世的一些事物放到大明的基刺育中果然也有同样的激励作用,他相信这样会让更多的年少单纯的孩童想让自己成绩变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基刺育全部普及已有三年,明年开始便是第一届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童四年毕业期,朱厚照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一批由朝廷花了大价钱培养出的一批接受四年教育的学童。
“陛下,按照学部从各省报上来的数据估算,明年大约有一百七十余万学童即将毕业,按照之前的规定,这些学童将以百分制的形式考入县学,而按照以往的举业,入县学府学者非生员不可,如今只学四年便可入县学,只怕恐令天下生员不满;
另外,县学素来录犬数不多,凡县四年所满学童不下千,这其直有大半不得入县学,是故,臣以为,当应再建新学,各县设新学以收天下学童再教之,并教之以更深入之学问,以待其成扼得有才被朝廷用之!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四年时间培养出天下英才自是不够,需持之以恒,方可在日积月累之后,得有天下英才尽出于大明!”
学部尚书康海如实对朱厚照禀道。
“这百万学童自然不能让其回家务农,至少大部分不能放其回家务农,而县学一时改不得,且若让知县出题也估计只会出一些八股文章;
朕准你所言,设立新学,传旨各县亲民官新设高等效堂,朕会让吏部立即任命一批在京师大学进修的待官举人,就任各县教谕并兼高等效堂校长一职,以具体负责高等效堂的组建工作。”
朱厚照知道这样一来,朝廷的教育开支又得增加,但要让大明百姓强大起来不再麻木不再愚昧,大兴教育又是必须的,所以该花的还是要花,好在大明已经开始了殖民扩充,以后能从满剌加以及其他地区赚取不少财产,而这些财产短期内估计也只能先花在教育上。
不过,设立高第效堂不是朱厚照动动嘴皮子,然后内阁按照朱厚照的意思拟旨颁行天下就可以成功的事,接下来还得有人事与财政上的安排。
“陛下,全天下这么多县,每县都得任命一名管理高等效堂的教谕,而原教谕还得调派到其他地方升任知县,这并非易事)师大学现在所进修的举人也不过百人,放于全天下为教谕官,亦不足也!
是故,臣建议,可先任命一批在京师大学进修的举人在南北直隶地区为教谕,负责组建高第效堂,但其他地区则依旧令各县知县与教谕组建,按照朝廷要求组建,令提学官督察之,这样可以让天下举子明白,来京师大学进修是可以直接被重用到南北直隶这样的好地方任教谕的,以此激励更多的举子来京师大学进修。”
吏部尚书张彩在内阁奉朱厚照旨意主持的大明治学事宜上如实奏明了自己吏部在执行兴办新式学堂上的难处,非阖理学之顽固派的他不反对皇帝陛下有意兴办新学提倡百家的大政方针,但作为一个务实的官员,他需要让皇帝明白,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一蹴而就。
“张卿所言有理,内阁与学部呢,你们以为如何?”
朱厚照也知道在大明实行全民教育,并建立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