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卷新时代 第141章 苏联(求月票!)(2 / 4)  小市民的奋斗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军事互助合作协定,以便在未来一旦欧洲开战时,能得到一些支持。然而英法代表团却态度傲慢并无诚意,谈判不断被拖延,一直谈到8月份,竟然还毫无结果。

    也就在那时,朱加什维利发现,英法其实并不是真想拉苏联这个盟友,那样会过早和德国树敌,他们只想利用与苏联谈判的机会来多少牵制一下德国。朱加什维利感觉被欺骗了,但是他还是要忍住,他必须贯彻他最初制定的正确的欧洲外交原则。

    正因如此才会感觉到问题的严峻,在同英法的接触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强国对苏联的敌视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蔑视,还有对工人阶级领导的**运动的隐隐的恐惧。同时发现,欧洲孕育着建立广泛的反苏联盟的危险。德国在一步步东进,英法看来还不准备遏制德国。

    “难道未来的战争要从德国进攻苏联开始吗?那样的话,英法会看着我们和德国拼个头破血流,直到我们败了,英法才会对德开战,就算我们艰难地战胜了德国,英法,甚至美国也会借机扑过来!另外,不能忘记还有背后的中国和白俄,它们会不会从西伯利亚或者突劂斯坦捅我们一刀子?那是肯定的,他们甚至可能趁着德国人打来时,扑向我们,这太危险了!绝对不能让世界大战从我们这里开始,这是最坏的状况。最好是先让帝国主义列强们打去,等他们都精疲力尽了,我们再……就像当年的美国。这是我们最好的状况。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欧洲寻找盟友。英法不行,就只能试着接触危险的希特勒了。其实接触希特勒并不比与英法签订条约更危险,因为英国法国和希特勒一样,会在关键的时候不讲信誉。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让希特勒感觉到,我们是安全的,至少跟英法比起来我们更安全,只要让他先从西欧开始战争,就能给我们争取一到两年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自己才会接过希特勒递来的“友谊之手”,同德国签定互联不侵犯条约,历史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战争刚一爆发,希特勒用闪电般的速度摧垮了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也在纳粹的刀锋前像麦子一样纷纷倒下。而拥有300万军队、与德军势均力敌的法国竟然在短短的几十天之内就彻底崩溃了,只剩下了英国依靠海峡天险据守本土。而苏联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特别是“秘密协定”的掩护下在东欧得到了大量土地。

    面对德国的辉煌胜利,同时迫于来自己东线帝俄越来越直接的威胁,最终苏俄不得不向希特勒敞开的怀抱,同德国、意大利,还有该死的日本签字柏林条约,成为德国的盟国,尽管和这个“盟国”之间几乎没有更为深入的信任,在苏德边界上,两国都部属以百万计的军队。

    尽管和德国签定了双方都怀疑的“同盟条约”,但却让苏俄得到了西线暂时的安全,最为了缓解东线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苏俄的情报部门就通过对美国的渗透,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最终中国人的扩张以及亲德造成了英美恐慌,从而诱发了对中国的制裁,最终导致中国对美国宣战。

    “这下我们可以放下心了!”

    当得到中国对美国宣战后,苏俄中央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长松一口气,一直以来压在所有人心头的那把利剑终于调转了他们的方向,而中国和美国的战争将会很大程度上消弱中国。

    而中国对美国的宣战,同时给苏俄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秘密访问苏俄。

    “英国从不认为苏联是轴心国成员,苏联加入四国条约是建立于国家安全保障基础上,而非为了实现领土的扩张……英国支持苏联对东方的要求!美国总统罗斯福亦抱有相同的看法……在我们看来,苏联对的东方的要求是合理的,并符合苏联人民意愿的……”

    想到今天下午同用艾登会面时,艾登转交的的邱吉尔的亲笔信中的内容,朱加什维利慢悠悠的无声的步子走到自己的办公桌边,把烧焦的火柴梗投进那厚重的钢烟灰缸里,然后不慌不忙转过身来对着两个笔直站着的军人,冷淡地问道。

    “你们觉得美国人可以击败中国吗?”

    “嗯……中美两国想彻底击败对方会非常困难,根据目前掌握的情报,无论中国或是美**方,都没有彻底击败对方信心,相比之下,中国人更相信自己有击败美国的能力。”

    铁木辛哥用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回答着朱加什维利问题。

    但显然朱加什维利对此非常不满意,他轻哼一声扭头看向另外一名军人。

    “朱加什维利同志,根据我们的分析,中美两国的战争胜负,最终将由海战决定,假如美国赢得一场决定性的海战胜利,那么美国即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梅列茨科夫用一个相对符合朱加什维利的意愿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同样有着两面性。

    对这两个答案朱加什维利尽管没有说什么,但心中隐隐的仍有些不满,但却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得到的答案。

    “我们在东方……”

    朱加什维利习惯性的握了一烟斗。

    “所需要面对的敌人,不仅仅有中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