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储备银行、华北有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和大陆银行、华东有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储蓄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通商银行、四明商业储蓄银行、中国实业银行和中国国货银行,华中有通商银行、汉中银行。华南有广东银行、南洋商储银行、华商银行。可全东北除了东北实业银行之外,根本就没有能排得上号的,东北实业去年资产排名为商业银行第14位,资本仅比西南银行多出2700万,位居榜首的西北储备银行资产规模是东北实业银行46倍……”
说话的是东北实业银行的经理的王永江,东北实业银行实际上并不是一家纯粹的商业银行,如果追根问底的话,甚至于有侵吞公产之嫌,当年西北兵威奉天,按照老帅的交待三畲和银行用200万参股东三省官银号,改东三省官银号官商合办为商办,两行合并后,改组为东北实业银行,一跃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银行。
实际上共和八年后,各省“官办”银行大都采用“商股”的方式转官为商,这是各省督军为了保全财产而做的努力,而中央政府在这上面大都是持开一面的做法,因此到也无人追究,实际上各省督军在弃权后,往往选择投资实业,对国内的实业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不过我们的东北大小银行过百家,如果可以整个这些银行,实业银行资产可扩充一倍以上,如此银行规模、资产便与华中财团相近,并可为东北实业界提供融资。而且我们至今未涉足保险业,东北保险业俱为的西北、华东所垄断,我东北地区产业工人超过300万,每年仅养老保险一项即高达3亿元以上,医疗保险亦高达亿元,商业保险更高达数亿元,五大财团除利用银行业融资外,保险业同样是为其提供了融资渠道,银行、保险都可以为东北实业界提供的融资服务。”
尽管在多年前王永江只是一名善理财的官员,但主持东北实业银行长达十之久,十年来能够在西储、金城等多家银行的打压下,仍然稳居东北地区第一大商业银行,其对金融业早已是了若指掌,涉足保险业是王永江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却没有合适的时间,有比眼前更合适的时机吗?
“按照惯例,如果我们要成立东北财团的话,各家公司需要向银行注入相当于银行资本30%的股金,也就是说需要1。5亿元,不知道各位商董以为如何!需要1。5亿的现金!”
王永江笑着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银行需要这笔资金进行扩张,如果得到这笔资金自己就可以实施那个扩张计划,吞并东北各省本地银行,从而形成一家大型银行,没有一家大型银行作后盾,就不可能成立财团。
“我们大亨钢铁公司认购200万元新股!”
几乎是王永江话音一落,朱子明便把话接了过来,钱是小问题,最重要的是的成立财团后所带来的丰厚回报,尤其是那些政府工业计划的回报,一但东北财团成立,中央政府将不得不考虑在国投转商时,给予东北财团适当的“照顾”。
所谓财团实际上就是金融界与实业界的全面结合,早期的中国华东、华北财团并不具备这一特点,而金融界与实业界的全面结合,实际上起自己西北,自金城银行、西储银行成立后,银行持有西北数百家大家企业股票,而这些企业同样持有两行股票。相互持有、相互融资使得金融界与实业界结成了一个财团内部的紧密同盟,而不是过去的利益同盟,这使得他们可以在总商会的协调下,共同行动、一致对外。
过去的十几年中,西北财团之所以可以急剧扩张就得益于金融实业的密切合作,银行向实业界提供融资,同时尽可能的帮助实业界实业巧妙的融资扩张。现在西北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国内各大财团总资产的50%以上,一定程度上甚至于中央政府都不得不依靠西储银行融资,而这正是西北财团影响国家决策的根本。
在众人的交头接耳声中,几乎末出这间屋子,1。5亿元银行新股就已经被口头认购一空,之所以会如此的迅速实际上是因为利益,国投资本从来只会考虑大型财团的,而除了大型财团之外,没有任何人有能力收购那些动辄上千万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花千万购买数千万的资产,没有任何一个商人会错过这种生意,前提是有足够的能力。
与那些兴奋的大亨们不同,在他们离开之后,还不到三十岁的张学良脸上略带着些许愁容。
“董事长,您在担心?”
与老板的担心不同王永江更显得兴奋,1。5亿元足够自己做太多的事,不仅仅只是收购银行那么简单。
“我当然要担心!他们想成立的财团的出发点是为了从国投企业中多分上一杯,但即便是咱们成立了东北财团又能如何,东北除了两会议员之外,几乎没有太多的政府高官,更没有政党势力。西北财团当然不用说,中央政府有一半都是他们的人,华北有以前的北方政府的老底子,共和党更是他们直接代言人,而且和西北财团是打断骨头联着筋,华东财团靠的国民党,华南财团选择的是革命党,至于华中财团,虽然他们没有直接选择党派作代言人,但是两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