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众陆续赶到各个募捐点,但更多的却来到西北市很快就汇集成人山人海,献金台上,不断有社会名流在慷慨激昂地讲演。
台下献金的人流则排着长队依次把钞票或金银首饰丢进大红纸箱里。对于那些捐款数额较大的,在一旁维持秩序的童军们会要求他们留下姓名和牌头,然后转抄在墙上的光荣榜上,但更多人则婉拒了那些少年的要求,急匆匆的离去。
“甲午年!水师败了!台湾割了!……同胞们甲午之耻未雪,辽东尚为敌据!今日人再次言战相逼!我等同胞怎能坐视,我们应该怎么做!癸亥年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甲午!”
喧嚣的街道一个四方台上,穿着预备生军服的青年大声的疾呼着,仅不过一天,西北大学的7万余名学生即在校园内募集了100余万的捐款,现在只不过是把校内的募捐扩大到校外而已。
上午十点钟左右,四名的穿着黑色短大衣保镖在拥挤的人群中开辟出的一条通道出来,在其后跟着三位举止高雅的年青漂亮的女人,走在中间的女人还抱着一个一个两三岁的婴儿。
突然间,广场上掌声和欢呼声响了起来,人们第一眼就认出来,走在中间个子最高、身材最苗条的女子,正是当今中国的第一夫人总理夫人陈婉云,只见她抱着婴儿走朝着募捐台走了过去。
此时的陈婉云显得有些紧张,作为总理夫人陈婉云依如过去一样,经常参于各种慈善事业,但向这一次走向前台还是第一次,抱着儿子显得有些紧张的陈婉云不禁在心中后悔自己或许不应听琳琳的劝说来这里的捐款,原本三人不过是从城外的庄园回城路过这里罢了,而琳琳却非要来这。
闪光灯不断的在广场上闪起,来自各个报社的记者们除了将镜头给总理夫人和她身旁的两个女孩外,更多的是把镜头对准了总理夫人怀抱中的婴儿,所有人都猜出那个婴儿是谁,是总理的儿子,已经快三岁的它,几乎从未出现在外界的视线之中。
而不到的三岁翰墨则好奇的在母亲的怀抱中打量着眼前的一切,轰鸣的掌声和人们的欢呼声并没有吓到翰墨,其只是兴趣盎然的看着广场上一切,肥嘟嘟的脸上不时的呵笑声着。
“杨琳、石玲!总理夫人携两个结义金兰的姐妹亲临募捐现场!”
在一些记者关注着翰墨的同时,另一些记者则注意到总理夫人身旁的那两位丽人,杨琳是西北广播电台的头牌播音员,而石玲尽管没人知道她的身份,却知道二人是夫人的金兰姐妹,尽管报纸上有流言,称二人……那只是流言,此时显然没有人会提那些出自租界报纸的流言蜚语。
募捐台到了,在陈婉云抱着儿子在两个姐妹的陪同下走上募捐台后,立即引起台下民众一片欢声雷动,人们奔走相告,广场上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他们在想目睹的总理夫人的风采的同时,更多是把目光投向夫人怀抱中的那个婴儿,那是总理的儿子。
此时的翰墨并没意识到自己是众人的焦点,只是有些好奇的看着台下排着队的人群中的几个小孩,他们的手中大都捧着一把硬币,望着那些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小孩,翰墨显得很高兴,如果不是被妈妈抱着,恐怕早已经跑了过去。
把翰墨交给身旁的杨琳怀中后,陈婉云便拿出钱包捐出了全部的六百多元钱,因为身上并没带多少钱的原因,在捐出这些钱之后,陈婉云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捐的太少了。这时陈婉云似乎又想起什么,连忙将耳环、项链、胸针都一同取了下来投进募捐箱。
就在陈婉云准备取下戒指的时候,突然间犹豫了……只犹豫了不到一秒,还是取下戒指。
几乎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募,那些台上的学生和距离募捐台较近的民众几乎是近乎呆滞看着的夫人取下戒指,这是夫人的婚戒。
“夫人……这……”
主持捐款大会的蒋梦麟想开口阻止的夫人的举动。
“蒋先生,这戒指是结婚时总理送的,……如果海军败了,留着这个戒指又有何用!”
陈婉云笑了笑把戒指投进了募捐箱,跟在身旁的杨琳和石玲二人亦有样学样把身上的首饰都投进了募捐箱。
掌声瞬间在广场上响了起来,通过口口相传,夫人将婚戒捐出事情已经广场上已经传开了。
广场上的民众发出掌声让陈婉云的有些不太自然,陈婉云并不善于交际,但几年下来早已知道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同胞们,今天的场景很让我感动。就在刚才,我看到很多同胞把累了一天的血汗钱捐了出来。还有更多的同胞不顾生活的艰辛,献出了口袋里最后一个铜板。尤其是许许多多妇女同胞,她们可能没有现钱,就褪下手镯和耳环。而这些首饰很可能就是她们从娘家带来的唯一的嫁妆。我想说的是,有这么好的人民,什么样的侵略者我们打不败呢?抗战让全国人民的心,连在了一起,力,凝聚成了一团。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我相信,癸亥年决不能成为第二个甲午!海军官兵绝不会让我们失望!”
陈婉云的声音很轻柔、语气同样显得非常亲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