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烟来回在书房内走动的司马笑问道。
“美国!当年各地的同盟会以及革命党人甚至各地的咨议局的领袖,都把美国视为共和立宪政体的楷模,当时我们认为美国是我们可以参照和仿效的目标。当年武昌起义后不久,上海的革命政府就电请宣布独立的诸省派代表赴沪商议建国,在其通电中曾提到“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吾国他日之模范;美国之建国,其初各部颇起争论,外揭合众之帜,内伏涣散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三州会议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持秩序之合力也。”,所以学习美国是重新整合国家的唯一渠道。”
虽然因为休息过晚,此时的杨永泰仍带着些许困意,但当听到面前显然一夜未休息的先生提出的问题后,杨永泰仍然只用了数秒钟,就在脑中忆起了当年辛亥革命的前后的诸多事件,甚至于原文背出了上海革命力量电请独立省共商建国的电报内容。
对杨永泰等人的记性,司马可以说叹为观止来形容,至少司马自己是背不出。司马注意到一旁的蔡锷脸上出露出了一些赞许之色。
“畅卿!那为什么,时至今天共和已近八年,我们仍然没有建立像美国一般的共和立宪政府!甚至于连我们的国家至今都没有改变四分五裂的局面!”
“这个……”
既便是聪明如杨永泰一时之间也回答不出合适答案,是袁世凯和国内诸多政军两界人物的野心使然吗?或者说是因为……中国本就不适合实施宪政?这或许是几年来混乱的政局给予很多人的启示,宪政或许根本就不适合中国。
“总理,为什么?”
司马的问题一下引起的蔡锷的注意力,尽管做为军人不干涉政务是蔡锷的信条,但是这个问题同样困惑着蔡锷达数年之久,过去的八年之中他曾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着,但一次次的努力,但最终仍然是一次次的失望,真到现在蔡锷才看到此许希望。
“宪法!”
司马开口说出两个字,这两个字过去一直被司马所忽视,司马所想到的只是通过大选赢得总理之职,获取法统上的地位,进而通过武力与政治的方式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却忘记了一个根本,一国的根本法!至今共和中国仍然没有一部根本宪法,如无宪法,谈何法统。
“当年举国的革命者都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美国已经运行的宪政制度上,他们更关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大会制,但是却都忽视了美国革命最关键的一环,也就是美国宪政得以确立的环节:1787年成功地制定了联邦宪法,正是这部宪法把美国独立的13州联合成一个国家,为美国奠定了永久的宪政基础,美国革命至此才圆满结束。”
司马在说话时,心中不禁开始嫉妒起美国,制定一部优良宪法需要一个特定的时刻,这个时刻,国家大事由一批优秀的爱国者主持,他们持有相同的民主共和政治理念,并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对于一个国家,这个时刻不可多得。
正是由于制宪尝试的这种性质很不稳定,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反对经常制定新宪的主张。这个幸运时刻曾在美国制宪时出现过。1787年,美国的开国元勋都还健在,他们的声望正如日中天,他们都是毫无疑义的爱国领袖,此时他们还没有被党争所分裂,在立宪原则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因此,对美国来说,这是受到上帝特别垂爱的时刻。这部宪法凭着它所表达的政治公理和自身的优越性,在1788年9月已被11个州批准,而按照规定,有经9个州批准后宪法就已生效。
以对国家根本**的认同为基础,美国有了一个全国性政府。在当时看来,将从来没有过统一历史、而且存在严重利益冲突的13个小共和国结合为一个国家,简直无法完成。
而在中国!尽管同样的时刻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也出现过,通过制宪和随后启动批准宪法程序,不但推迟了争夺最高权力的时间,而且在全国普及了宪法思想,有利于加强宪法权威,对袁世凯来说,挑战被全国人民批准的宪法,比起挑战权威性不足的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要冒大得多的风险,遇到大得多的抵制。更重要的是,制定宪法将引导人们认同宪法的权威,而不是认同袁世凯的权威。
可他们却可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此时没有想到利用宪法解决统一问题,占据了革命者头脑的思想是以强力统一的思想。
而最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权力之争立即从隐蔽转入公开。没有宪法约束的权力斗争一旦演变为不择手段的争斗,乃至武力征讨,就将彻底毁掉共和宪政的梦想。
“宪法!”
杨永泰、蔡锷两人同时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司马凌晨招自己过来,竟然是谈论宪法。宪法的问题一直都被众人所忽视,即便是在国会之中,那些议员亦从来没的将制宪列入议事日程。
“是的,我们需要制定一部宪法!宪法将会赋予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司马不否认自己制定宪法的初衷是为了……利用!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的确需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