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三章 庞大计划(8000字章节,战略透露)(2 / 5)  苏联英雄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足够警惕和距离,而和德国拉近了关系。

    虽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原来的俄国一样也是专制君主国家,但他们的统治只是在“斯拉夫人自决”的前提下,并不是沙皇俄国那种“泛斯拉夫主义”。

    匈牙利成为德国仆从是因为奥匈帝国的传统,作为一个习惯的日耳曼-斯拉夫民族的双体制国家,匈牙利采取的是亲德主张,其统治者霍尔蒂本人就是奥匈帝国皇帝的近卫武官。因此在德国合并奥地利后,匈牙利加入德国战车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斯洛伐克是弱国,在捷克被强行并入德国后,选择站到德国一方是迫不得已但也是唯一的办法。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出于对俄国和土耳其的传统敌视,只能加入“德国战车”。但与罗马尼亚地情况又有一定得不同之处:保加利亚是考虑再三后再加入地,这与他们历史上是巴尔干政治斗争的最大失败者有关。

    但在保加利亚犹豫的时候。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合并入苏联。对林俊而言这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保加利亚是被苏联自己“吓”进“德国战车”的!

    有一个“仆从国”没有出现,主要是因为突发情况----希特勒和该国统治者意料之外的政变导致南斯拉夫没有加入,甚至后来成为入侵对象。其实南斯拉夫早就想加入轴心国,理由同所有巴尔干国家一样。

    而它政变前不加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与意大利的传统仇恨:意大利对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土地一直不怀好意,因此南斯拉夫没有加入。

    情况真地是复杂无比,让林俊都脑干发疼,不过他手头上幸好还有一个在捍卫马克思主义,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帝国主义战争。促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等方面贡献巨大、但也错误不少的共产国际和莫斯科“柳克斯“宾馆(流寓苏联的其他各国共产党总部所在地)。

    沙皇俄国式的继续大规模土地吞并显然不能再继续实行,希特勒就不明白在20世纪,“罗马式地千年帝国”已经不可能继续存在,但建立紧密而强有力的同盟是可行的。

    这就是林俊的“全球战略”----通过战争的推进和支持各国的国际工人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建立一个将来能同以美国为首地帝国主义同盟相对抗的强大社会主义同盟!牢牢把战略对抗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

    要避免共产国际曾经出现地那些工作失误,大国沙文主义错误的干扰要降到最低,各党的独立自主和各党之间的平等关系要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这样共产主义同盟体系才能长久而牢固。

    林俊知道历史上那些法西斯的仆从国地理位置靠近苏联一侧的,战后都基本成为了社会主义国家,在红军强大的军力和各国共产党地斗争下。这很容易实现。

    但更西侧呢?需要时间、战略、速度和把握时机!

    在欧洲,林俊要把社会主义制度一直推行到英吉利海峡、大西洋沿岸!那个英国不在考虑之列,它太顽固了。除非用原子弹把它彻底轰成人类禁区或占领它、彻底采取希特勒对犹太人地政策,这显然行不通!

    林俊从伟人对香港、澳门(不是“一国两制”哦)和金门的策略里学习到很多东西,要是都把对方打到大西洋对岸去了,看不见、喊不着,没法接触那还做什么文章?!

    对于那些欧洲大陆上地“中立国”,林俊没打算“放过一个”,包括那个名声似乎不错的瑞士,因为它看着“中立”。其实也是货真价实的纳粹帮凶!

    “德国战车”不是德国人自己就开得动的。如果德国人自己就是装甲和大炮机枪,那那些“中立国”就是保证这辆战车开得动、打得响的弹药和油料。

    战争说白了打得就是战争潜力和战略资源。德国很多资源匮乏,德国人心里也清楚自己的资源危机,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就建立了完善的各种战略资源储备,这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比如1939年德国仅一笔业务就由法本公司从美国进口了2000万美元的航空汽油,这种交易一直持续到美国完全参战。

    历史上至少到43年德国还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资源危机,4年之前,德国有足够的钢铁、煤炭等主要资源、由于德国本身的战略储备和从欧洲其它国家的掠夺,此种资源危机还不是非常的明显。

    至于43年年末德国的回光返照可以说和意大利这个废物有很大的关系:意大利也建立了相应于本国实力的战略资源储备,可是意大利投降使得其在战争中地储备落入了德国人手中,这些暂时弥补了德国本身资源地严重消耗。

    第三帝国还有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资源来路就是当时欧洲的五大“中立国”了(土尔其,西班牙,葡萄牙,瑞士。瑞典)。实际上在战争没有真正明朗化之前,这五个国家都在大量的向德国提供其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瑞典的优质铁矿砂(可以生产出高级合金钢,对德国的国防生产尤其重要,希特勒甚至为此推迟了对西欧的入侵,首先占领了丹麦和挪威以确保铁矿砂的运输安全。比如瑞典轴承公司(S&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