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答道:
“臣以为不可。臣在四川,深知工商业者这些年经营颇为不易,大多是利润菲薄,只因竞争日益残酷,工商业者不得不竞相降价图存。若是贸然再收一成商税,许多业者不堪承受,势将倒闭。”
杜濬也在一旁附和道:
“松江的布商亦是如此,这些年松江布商一直在拼价钱,大多靠薄利生存,断然承受不了一成的商税。”
这一刻的崇祯有点神情黯然,随即和公主相视苦笑。公主说道:
“对于传统的工商业,无妨再宽限一年,一年之后再按一成商税征税,在价格上届时随行就市也就是了。至于新型工商业,承担一成的商税毫无问题,而且新型工商业多为官私合营,统一征收一成的商税已经势在必行。”
崇祯点点头,心想,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要养五十万新军,军饷是个大问题,大明不是没有钱,是朝廷税收太低。可是这些年一干商人恶性竞争,薄利销售和倾销比比皆是,面对这种现实,也只好一步一步来。
崇祯叹道:
“朕也想整顿吏治,杜绝贪腐,可是这不能太过心急,得一步一步来。朕也想让百姓得知,种粮是一国之本,少了粮食天下就会大乱,可朕暂时也只能颁诏劝农,不能强制百姓种粮,没奈何只能推行军垦,甚至求助于海洋渔业。朕还想征收商税,朝廷没钱又何谈富国强兵!可是开征商税也哪是那么简单。大明看起来蒸蒸日上,却仍是危机四伏,眹一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崇祯意犹未尽:
“汪爱卿,你对于腐败嫉恶如仇,对于民生至为关心,朕甚是嘉许!只可惜世上事不如意事常八九,也许,朕的一生,也难以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国度。汪爱卿,大明积重难返,改造一个旧秩序是如此困难!朕甚至想,或者像张献忠那样漂洋过海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会少很多包袱,也许真能建成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度。”
不能不说,大明的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都太糟糕了。崇祯顺着思路,突发奇想:
“我若是李自成,我也许就会选择漂洋过海去北美的北部,建立一个全新的大顺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