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经百战,就连一个书生也不如!何况吴三桂目睹了新军轻易就攻取了荷兰人驻守的淡水、鸡笼,吴三桂就以为装备新式火器的新军简直可以无往而不利。一定是这样的,包括明军很多将领多半也有这样的想法,自古轻敌害死人啊!
汪幼清提醒道:
“皇上,臣以为,我军奔袭莱州轻取闯军,之后又轻松收复台湾,致使我军将领多多少少都有轻敌的思想,然而清军彪悍,绝非浪得虚名,臣以为,决不可为了追求大胜而陷大军于险境。”
崇祯问道: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调整作战计划。”
汪幼清拈起一枚棋子,说道:
“皇上,围棋之道,若要杀棋,先得布局,谋定而后动,先谋取厚势而顺势杀棋,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若是杀棋过于勉强,就不要考虑杀棋,还是老老实实一子一子地慢慢下,一点点确立领先优势。此为积小胜为大胜之道也。臣以为,辽东半岛作战,也不应以一举消灭几千几万清军为作战目标,为稳妥起见,不妨一点点消耗清军,与清军大打消耗战。我军若是构筑好防守阵地,清军攻坚并非所长,而我军在旅顺筑阵防守,清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必然倾力来攻,我军在防守中消耗清军,消耗得差不多之后,再伺机反攻,可收奇效。”
崇祯笑道:
“不错,清军尽是骑兵,想撵上清军将清军灭掉,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吴三桂想切断清兵退路,然后一举围歼,这有点一厢情愿的意思,清军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至少跑路相信是跑得了的。我们想进攻清军,却撵不上他,清军******就是属兔子的。但若是逼得清军进攻,我们防守,他又死活攻不下我们严密设防的阵地,那他就没辙了。是不是这个理儿?”
“正是,皇上明鉴!”
******
乾清宫的书房中,崇祯又和王承恩、公主坐在了一起,对于辽东战事,崇祯也想听听他们两个人的意见。
王承恩当下就说了:
“吴三桂这家伙有了几杆步枪就得瑟得不行了,后世抗日的时候,日军装备了机枪大炮,还不是要面对白刃战。红军西征碰上青海马步芳的骑兵,还几乎全军覆没。清军过去能够横扫明军,依我看清军首先是不怕死,当然战力也强悍,有了几杆枪就想一把灭掉两万清军,想得倒美!他也不想想,步兵要撵上骑兵把骑兵消灭,哪有那么容易!当然,要是有坦克装甲车,那又当别论。二战的时候,波兰的骑兵遇上德国的装甲军,输得那才叫惨!好嘛,吴三桂还想包清军饺子,到时候说不定被清军包了饺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公主对于打仗不感兴趣,不过不妨碍她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也反对冒险的打法,我们反正不着急,和清军打的时间长一点,我们还可以多卖一点军火给李自成。朝鲜也得买我们的军火。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拿了李自成订购武器的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定金抄了平辽公债的底,辽东那边只要不断有点利好消息就行了,汪幼清别的计谋也许不怎么样,这个‘积小胜为大胜’的策略实在是顶呱呱!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冒险,若是万一打了败仗,影响了平辽公债的上涨,我跟吴三桂没完。”
公主想象着辽东那边一会儿出个消息,比如说明军又占了某个镇子,清军又报销了若干骑兵,然后逼得清军不断从与闯军对垒的前线撤兵东向,于是闯军一点点收复失地,直到逼近山海关---,与此同时,平辽公债一点点反弹,一路红盘。这好不容易抄一次底,怎么也得翻一两番吧!公主没好意思说出来的是,要是一下子就能消灭两万清军,那就不光是清军慌神了,连李自成也会如惊弓之鸟,说不定北京的公债应声下跌,那就亏大了。
王承恩马上反应过来:
“皇上,吴三桂简直是令人发指,他难道不懂得‘欲速而不达’这个道理吗!他的这个计划,不论输赢,都不符合大明的利益,这个计划无论如何也要修改。依我看,朝鲜战场上的那个‘零敲牛皮糖’战法,倒是大可拿来作为参考。”
崇祯心中直乐,这种在阵地上打黑枪——学名叫做狙击的战法,倒也是干掉了许多倒霉的美军,于是笑着说:
“朕这就飞鸽传书,让他们修改作战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