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四十四章 鲁国之法(2 / 2)  唐朝好医生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毛病,那可是太难了,又不能胡说八道,乱挑一气,王平安可是很难伺候的。乱挑毛病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可是真要拍人板子的。

    一连开了两天会议,这才敲定修渠计划。庆州官员们开始行动起来,征集民夫,采办粮食,准备工具,各人有各人的工作,全都忙乎起来。王平安带着秋仁杰,更是天天亲临第一线,监督工程的进展。

    时间又过去四五天,这天清早,王平安正要出城,却见车四通来了。

    车四通见过礼后,道:“刺史大人,工程进展顺利,可唯有一事,现在已经不得不和您说了,这事要是解决不了,顶多再过三天,工程便要停工

    王平安自然明白他说的是什么事,道:“你是说钱的事吧,庆州府库本就空虚,不过也空虚得未免太甚,这才几天功夫,就见底儿了?”

    车四通硬着头皮道:“是,是见底儿了。现在粮食顶多能再支持十天左右,可钱款方面却是支持不住,已然分文不剩,连这个月官员的俸禄都发不出去了!”

    王平艾半晌无语,车四通见他脸色难看。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秋仁杰是一直跟在王平安身边的。见了这种情况小声道:“大哥,要不然你先给垫上?。

    王平安轻轻摇了摇头,如果一遇到事情。就要自己出钱垫付。那就不好了。会提高做官的难度。如果形成惯例,不但不会提高官员的积极性,反而严重挫伤,会让官员办事越来越敷衍,从而遇到难事消极对待。不去主动办事。

    秋仁杰有些着急,声音稍大了些,道:“大哥,你向来出手大方,怎么这会儿突然小气起来,难不成钱越多,越吝啬?”王平安摆手道:“你胡说些什么。你读书不少,应该读过鲁国之法。今日庆州之事,与春秋时有何不同?我以前做事很多,得到的夸奖也不少。可为什么朝廷却仍旧认为我不会做官,需要磨练,难道你不想想其中原因么?”

    秋仁杰一愣,他自然读过鲁国之法,王平安只一提,他就明白现在的王平安绝不可以自己垫付工程款,否则后患无穷,非得给大唐的官场带来恶劣影响不可。

    鲁国之法是春秋时的事情,与孔子和他的弟子有关。鲁国有一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小只要有人能把他们赎出,并带回鲁国。就可以向国家报销赎金,这是一条大善之法。

    可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一个鲁国人,却不肯向国家要钱,表示他不在乎这点钱,愿意为国分忧。在他认为这是为国家省钱了。是善举。可孔子却骂他混蛋,告诉子贡,你这样做,会使无数的鲁国人再也没法回国了。

    孔子告诉他,名和利是联系在一起的,鲁国人救回自己的同胞。是有德的行为,可以得到人们的夸赞。而且他们的利益也不会受到损失。可你现在救了人。却不要国家的补偿,这样就提高了“德”的标准。如果以后再有人救回同胞。却仍旧向国家要补偿,那么别人就会说他德行有亏,远不如你。

    可并不是每个小人都象你这样有钱,可以承受得起损失,他们做了好事。却反会受到指责,利益受损,那谁还会再去做好事呢,去救回自己的同胞呢?他们往往会视而不见,不再出手相救了。

    果然,子贡把道德的标准提高后,鲁国落难的人就再得不到救助,一条好好的善法,变成了一纸空文,无数的人为此不得回国!

    相反,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落水者感谢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做了好事要报酬。可孔子却大加赞扬,说子路你做得好,因为你做的这件事,是真正的有德之行,因为这件事,以后再有落水者,那么别人必会主动相救了!

    所以,现在庆州的水利工程遇到了困难。官府无钱,如果王平安自掏腰包垫付了款项,那毫无疑问就提高了当官的标准。不是每个官员都能做出同样的事的,要是他们的地方上,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他们没有自掏腰包,那么百姓必会说他们道德有亏。不爱惜百姓,不为国家着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