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60章 李世民(2 / 2)  唐朝好地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吗?”

    张超知道他说的他是李世民,对于李世民,现在大华一般称呼他为美王,虽然美王的封爵其实是在他儿子李弘身上。

    但总不能直呼其名吧。

    “不用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如果他能够理智一些,他就知道对抗他没半点胜算。他也离不开中原,他需要我们的商船补给,也需要与我们的交易。否则,他那点人马实力,连跟土著对抗都难,想要所发展,很难很难,就更别想说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了。”

    “那陛下就不担心他卷土重来?”

    “李世民四十多岁了,他最多还能活二十年。在美洲,二十年他能做什么?”

    那可不是在中原,在中原如果有个十年积聚,也许能练出一支精兵,然后起兵。或许通过战争,能迅速的壮大实力。

    可李世民在美洲啊,那地方,全是些土著,就算他征服一些部落,可也不过是成为一群原始土著的王而已。

    没有足够的人口,也没有配套的技术、工匠甚至是读书人等,想从零开始在美洲崛起,二十年绝对是不够的。

    而那太平洋隔绝,会让李世民任何对中原的野心,都只能望洋兴叹。

    张超是不惧李世民的,他现在做的,也不怕资敌。

    他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开拓。

    李世民父子只是第一批去开拓的,现在第二批开拓者已经送过去了,以后还会有第三批第四批,一个个殖民据点会建立起来,然后慢慢的扩大。

    征服外族,最终在那里站稳脚根。

    也许,二三百年后,当那边的汉人实量大起来后,会脱离大华,但那又如何呢。

    张超并不在意。

    从远的来说,这是汉家的开拓,文明的扩张。从近的来说,在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摆脱大华帝国前,大华帝国在那里的投入,都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甚至就如现在,朝廷并没有什么投入,却已经赚了很大一笔了。而等那些据点建立起来后,中原就又多了一个出口市场,多了一个原材料的供应地。

    诸侯国、殖民领会在很长的时间里,都难建立起成套的手工业体系,他们这方面主要还是要依托中原地区,他们会是许多商品原料的产地,生产原材料,然后卖给母国,又从母国买入那些加工好的工商品。

    在这种模式下,其实就是朝廷从诸侯那里吸血,会越来越强。

    而诸侯也会对母国越来越依赖,他们没有成体系的工商制造业,那么军械等诸方面就很难独立发展。

    一旦与国母交恶翻脸,被切断经济往来,他们得到的往往就是经济崩溃的下场。

    只要张超能够对诸侯国实行一定的技术封锁,不让他们轻松的发展出自己的工商制造业体系,他们就永远缺少一根能让他们站立起来的脊梁骨。

    后世的许多殖民国,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的殖民地,让殖民地成为单一经济模式,成为原料供应商,成为工商品销售地。

    一些殖民地,别说生产武器了,就是连根针,都没能力生产。

    大华以后会越来越强大,吸收着诸侯国、殖民地的输血,矿产冶炼,军械制造、造船制车等各方面都敝着全面的领先,拥有强大的军事动员和装备能力,诸侯国又如何跟朝廷抗衡呢。

    这次给李世民送去的补给,也不是白给的。

    李世民要拿东西来换,黄金也罢,皮毛也好,甚至是奴隶、药草等都行,哪怕穷的只能拿鱼干来换,他也得换。

    没钱,就欠账贷款,付利息。

    总之,不会是无偿的补给,以后会是贸易方式。

    李世民想要刀想要剑,想要船想要药材,甚至是想要根缝衣针,他都得从张超这里买。而且张超以后也会对许多生产制造业的工匠技术人才的出口,做出更多的限制。

    李世民想要摆脱朝廷,自己发展出一套自给自足的体系,还道路漫长呢。

    “若他听到中原的变化,想不通怎么办?”

    “不会有这种可能的。”

    “谁能保证呢,他那脾气,有时也很固执的。”

    张超笑着逗弄着自己的二哈,漫不经心的道,“他又不是朝廷册封的美国公,真正的美国公另有其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