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fu内部,也难以协调出与之联合的统一政治立场
武汉政局,**及国民党左派居于主导,而这些左翼派别,又深受共产国际的影响,所以即便先有于右任后有冯玉祥,为吴安平大肆鼓吹,武汉至始至终也未拿出一个对西北的决议案,反因此纷争不断,凝聚力大大降低
上海“四·一二事件”之后,紧接着就是武汉的“七·一五事件”,汪精卫跟随蒋介石的步伐,同样发起了“清党”行动,与**及苏联做了切割实际到那时,武汉方面必然会寻求西北的支持,但可惜的是,吴安平早认定蒋介石为对话者,不可能再对汪精卫也同样对待
另外,再往远了说,吴安平其实已将两湖及江西看做**的势力范围,非但不会挽救汪精卫的武汉政fu,还会进一步推波助澜,帮助**在这三省站稳脚跟
江西是红军崛起之地,湖南、湖北两省则在南京政fu成立后,又历经湘桂战争、蒋桂战争,才彻底被南京的国民党中央政fu控制历史上,湘鄂赣三省要到一九三零之后,南京政fu才算正式驱除地方派系,将之纳入中央管理
但现在看,历史已经改变
明年,吴安平就将发动北伐,扫清奉系及驱除日本之势力,统一北中国,继而再过一年,便会挑起对苏战争,如果一切顺利,到一九三零年底,对苏战争便会结束西北如能在对日局部战争及对苏全面战争中获胜,自会一扫中国百年之耻辱,令无数国人振奋届时解放军拓疆万里,军力无双,有西北在前,蒋介石还有心思去调动大军围剿**吗?
其实,吴安平若有意插手,湘桂战争、蒋桂战争等都不太可能发生,甚至只要他表明对蒋介石的支持,蒋介石就不可能在李宗仁、何应钦等实力派的胁迫下通电下野,另外,他如果立意反蒋,则蒋介石下台后,即便因与宋家联姻,重获江浙财阀鼎力支持,也不太可能再有重上台的机会
吴安平不比冯玉祥,解放军的兵力多、训练好、装备精良、钱粮充沛,实力足以影响北洋军与北伐军及**军内部派系间的军事平衡他支持哪一方,哪一方自然在对抗中全面占优,而另一方则将根本没有翻覆之力可以这样说,西北始终是最重的一颗砝码,无论放在天平哪一端,破坏平衡都绰绰有余
在其他人看来,可惜的是,吴安平竟认准了蒋介石;不过对吴安平来说,这又不算可惜,因为蒋介石的政治能力,确实强于大多数人
应该说,蒋介石对西北军政实力的认识,比吴安平等人西北最高层都要清楚虽然西北的一切如云山雾罩,即便蒋百里也看不透彻摸不清楚,但仅暴露在外的一小部分,已足以影响到民国的政治走向,进而影响到中国的未来
有实力是一回事,如何运用实力又是另一回事,吴安平实力足够,但运用却不足,蒋介石则不同,他的资历在国民党算是很浅,却能有如今的地位,自是极尽机谋权变之能事所谓的机谋权变,实际就是指对自身实力的运用蒋介石迭经波折,分外努力,始能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吴安平看不到的,他却因实力一直不足,看得分外清楚
如果蒋介石拥有类似西北这样强大的实力,稍经合纵连横,便能登顶中国第一人宝座,且地位无比巩固,成绩之大远孙中山几十年努力吴安平这方面就不行,他始终以为自己的实力虽强但还稍差,因而仍打算继续积蓄,不动则已,一动则四方慑服,直至能石破天惊才算罢休
这就如同资金不足的公司要扩张,可选择上市融资借他人之财行事,也可选择继续自行积累至足够的力量从对自身实力的利用来说,自然选择上市融资这条路的利用率高,走得也会快,但蒋介石在交易所干过,擅长以小搏大以大吃小,而吴安平本质上却还是个农村学生,虽有穿梭后世的经历,但方方面面的考虑却仍不到很全面
在西北,蒋百里是军事大家,他自然具备这方面的能力,但吴安平因不能显露太多类似“先知”的本领,许多事便不跟蒋百里商量,因此蒋百里自然也帮不到他什么忙
若非蒋介石思虑过多,岂是吴安平一封信便能说服?当然,蒋介石也并不知道,他对吴安平的揣测其实有许多误差,他若是直接拒绝,吴安平还真就没辙
在吴安平看来,若支持武汉方面,便相当于要支持汪精卫,而汪精卫此人在历史上,非但曾继蒋介石之后“清党”,喊出“宁错杀三千,不放过一个”的血腥口号,还曾投日叛国当过汉奸,此时虽一切还未发生,但不到万不得已,吴安平还真不愿表态支持他虽说将汪精卫拉下马,也是一条出路,但可惜的是,西北实力再强也做不到这点
“清党”是必行,但蒋介石虽答应会改变手腕,却仍不可能完全按照吴安平的意思来
吴安平其实只是想少些血腥,但在蒋介石看来,他却是想改变及确定**在“清党”之后的政治身份原本“清党”之后,国民党右派是要给**打一个“叛党”标签,但蒋介石揣测,吴安平是想届时**仍能以“在野党”面目出现,这就意味着蒋介石期待的“党国”虽然形成,但**的存在却仍合国民政fu的“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