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清楚,这个板子绝对打不到nkvd的屁股上,最后为此买单的依然还是总 参谋部。
为什么?因为nkvd冤枉啊!当年要塞区是划给了边防部队不假,但是要塞移交了给他们,可相应的资金和人员并没有向他们倾斜。从波罗的海到乌克兰的漫长防线需要多少边防部队去填坑?每一年的维护保养难道不需要经费?
可是大家伙都知道,苏联经济上宽裕是1935年以后的事儿了,从1936年开始。红军才有相对充足的资金去办大事。而在此之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那些重点建设部队,比如图哈切夫斯基看好的空降部队、机械化部队以及斯 大林的命根子骑兵,还有获得了斯维尔德洛夫和李晓峰支持的海军和空军能获得相对足够的经费。其他的普通红军,尤其是边防部队这种前妻的孩子,只能干瞪眼。
也就是说,不是nkvd不想搞好要塞区的工作,实在是力不从心,每年的经费只有那么多。分给边防部队的只有那么一点点,而苏联的陆上、海上边境线又是惊人的漫长,在如此漫长的边境线上维持边防部队的正常巡逻都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儿,哪有多余的经费投给要塞区?
当然,这其中也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边防部队的负责人觉得要塞建好了就万事大吉,至于维护保养以及要塞建得是不是足够合理,那他们就不管了,反正任务他们已经完成了。
反正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造成了要塞区被遗忘,真要追究其责任来。当时边防部队固然跑不掉,可人民委员会和军 委就没有责任了?反正这个皮球谁不会踢。追究起来,当年边防部队的领导完全可以梗着脖子说:“上级不划拨足够的经费,这是上级的领导责任!”
真要闹到了这一步,谁脸上没光?自然是当年的军 委主席托洛茨基、国防人民委员和总 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这个锅得他俩背。而这也是李晓峰不怕顺着托洛茨基的意思说话的根本原因,说白了,这货其实就是故意的,是等着看托洛茨基的笑话。
当然,如果托洛茨基不怕闹笑话,一门心思的往下查,硬要给边防部队头上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李晓峰也不会坐视。那时候他不介意狠狠地给老托和图哈切夫斯基上上眼药,追究军 委当年军 事指导思想的错误问题。
什么错误?这么说吧,当年军 委虽然修了这些要塞,但总 参谋部从骨子里说就不喜欢被动防守,按照图哈切夫斯基大纵深作战思想,红军得主动进攻,得攻出去。
也正是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坚持,当年的红军对研究进攻战术和进攻武器更有兴趣。尤其是从1930年开始,随着经济的好转,大部分资金都投入了这个方向。军 委和总 参谋部都重视进攻,自然下面的也就重视进攻,而进攻的对立面防守就被忽视甚至是被鄙视了。那时候的红军当中有一种风气,那就是进攻光荣防守可耻。这么一来自然更是雪上加霜,作为代表了防守的要塞,自然的不被待见。
很显然,追究要塞区问题的根源,偏激的军事指导思想就不能不闻不问吧?而在这个方面,当年的总 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总 政治部主任加马尔尼克,这都得提溜出来过过堂吧?
很快托洛茨基也意识到了,这么查下去,最后没好果子吃的还是他,这本成年旧账根本就不能翻。无奈之下,他只能又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不是踢皮球的时候。情况已经是这个样子了,我们要做的是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托洛茨基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打算也没有兴趣去翻旧账了,他现在就想知道,要塞已经就这样了,很明显这些要塞都没有毛用了,现在咱们该考虑在没有要塞掩护的情况下应对敌人的侵略问题了!说白了,老托这还是想以攻代守。而且他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没办法破了。
真的没有办法了吗?真的只能以攻代守了吗?李晓峰要说不。因为之所以苏联的要塞最后变成那个鸟样,并不仅仅是之前说过的那些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要塞区的价值下降了!
不光是在这个历史时空,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初期修建的要塞军事价值下降了,在历史上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历史上在卫国战争爆发时,这些要塞的情况更糟糕。原因就在于,苏联的防线向前推进了。瓜分了波兰之后。苏联的整体防线向西移动了几百公里。导致原本修建的要塞落在了后方。按照斯 大林的规划,准备新建一条新的防线。历史上这条防线还没有完工,战争就爆发了,这直接导致新防线没起作用,而旧防线基本被放弃,自然而然是一团混乱。
而在这个历史时空中,因为东普鲁士和东波兰的存在,这条防线的意义也被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从1936年开始,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就未来战争的问题达成了一致。红军的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第二线,由东普鲁士和东波兰负责抵御敌人第一波进攻,用来迟滞和削弱敌人。而红军要做的就是等敌人被削弱之后,集中全力投入反击,一口气将敌人赶走。
也就是说,东普鲁士和东波兰承担了要塞的作用,否则,以李晓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