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科夫可不会同某人去打这个赌,因为某人还从来没有输过这样的打赌,鉴于以往的“血泪史”,这话就当没听见好了。
“巴顿呢?那个家伙在干什么?”
在这个历史时空中,巴顿掌掴事件曝光得更早,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更大,而这一切后面自然是有李晓峰在推波助澜,他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坑死巴顿的好办法。
“还在充当所谓的登陆巴尔干的第一集团军司令。不过他最近频频给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写信,强烈要求返回前线。”
李晓峰啧了一声。沉吟了片刻之后命令道:“执行屠狮计划。”
所谓的屠狮计划,其实就是暗杀巴顿的计划,这项计划从火炬行动成功之后就成型了。而实际上的布置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代。可以说kgb为了这项计划是费了不少心思。
雅科夫就想不明白:“有这个不要吗?从艾森豪威尔的态度看,他短时间内并没有启用巴顿的想法。而且从英美那边的情况看。有没有巴顿都能干掉德国人在西线部署的那些二流部队吧?”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没那么容易,”李晓峰讥笑了一声,断然道:“所以我么必须提前解决巴顿,眼下这个时间他死了,造成的影响反而小!”
雅科夫只能不情不愿的去执行某仙人的命令了,倒不是他对巴顿有好感,而是他认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一个过气的老将有什么可怕的?就为了区区一个巴顿。有必要那么大动干戈吗?
是的,为了解决掉巴顿,kgb可真心是大动干戈,屠狮计划的伏笔其实在1932年就打下了,整整12年就为了一个巴顿,这可以说是超级大手笔了。
要说清楚这个大手笔,就必须回到1932年7月28日,那一天很可惜不是星期五,而是星期四。华盛顿dc宾夕法尼亚大道,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国家美术馆和联邦贸易委员会大楼和特区网球场。在1932年。那里还伫立着一排丑陋的老式红砖建筑,里面是仓库、廉价旅馆、汽车展厅以及一家中餐馆和殡仪馆。
这一片丑陋的红砖建筑群大部分墙壁已经被推倒,原本应该在几个星期前就改被夷为平地。但是在6月17日深夜。“补偿金大军”悄悄潜入并占领了这里。
当时主管特区警察的警察局长是一名叫佩勒姆.格拉斯福德的退伍陆军准将。这位富有同情心(请注意,这个同情心真的很不一般!)的退伍老将不愿将远征军赶出这片安身之所,尤其是看到这么多人还带着妻儿的时候,他就更加不忍心了。
插一句嘴,可能有同志不知道这个所谓的“补偿金大军”是怎么一回事,稍稍解释两句。所谓的补偿金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的美国军人在每人每日1美元的薪金之外,还另加25分做为海外生活补助金。但在战时,这笔薪金并没有发放给参战的美国军人。战后。由于美国政府无法负担这笔费用,因此在1924年订定并通过law(服役证明修正法)。在法案中。美国政府先发给一战老兵一张补助金证书,承诺所欠薪金在二十年后依当兵日数以每日1美元的比率以现金偿付。
但是同志们都知道美国在1929发生大萧条。1932年。全美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人口找不到工作而急需救济。于是这些退伍军人就要求美国政府立刻支付应在1945年才支付的拖欠薪金。美国海外退伍军人协会更认为对一个饿肚子的人承诺二十年后才支付买食物的钱是不合理的。
当时约有25000名身无分文的一战失业老兵带着妻儿涌入了华盛顿,在街区公园、垃圾场和废弃的仓库里安营扎寨,向政府讨要这笔补偿金。当时华尔街的支配的报业笔杆子将这些人就称之为“补偿金军队”、“补偿金游行队”,而这些老兵则自称“补偿金远征军”。
当时美国的经济十分的不景气,大约有一千五百万人失业(大家可以查查美国当时有多少人口,就知道这个数字有多吓人了),而胡佛总统始终不承认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更不认为美国的经济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他发明了一个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萧条”。
这位奇葩总统认为“大萧条”是公共关系问题而不是什么经济问题,他认为只要美国企业额形象得以改善,这场噩梦就会立刻结束。所以他选择了用“大萧条”形容这场灾难,原因是这个词听起来没有“恐慌”和“危机”那么可怕。
1929年12月,胡佛宣布“情况基本好转”。三个月后,他说最坏的情况将在60天内结束。1930年5月底。他预测经济会在秋季恢复正常,然而市场在六月份就全面崩溃,而当时他是怎么告诉为了公共工程项目请愿的代表的?
胡佛说:“先生们。你们晚来了60天,‘大萧条’已经结束了!”
当各界普遍评论和斥责胡佛扯**蛋的时候。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总统先生却在1930年12月2日提交国会的国情咨文中说“根本的经济实力并未受损”。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美国国际苹果经销商协会面临苹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