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3 电子战(下)(2 / 3)  天兵在1917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续发射激光,位于导弹尾部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激光,然后控制弹体像“骑”在激光上一样沿着光束中心飞行。

    也就是说,激光指向哪里,导弹就紧紧“咬住”激光飞过去,直到击中目标位置。这种制导方式倒是简单,但是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制导距离有限。必须得看得到目标且用激光发射器对准目标才行。因此只适合短程导弹使用(多短呢?一般在三公里以内)。而且这种制导有一个问题。激光接收机因为要放在尾部,和发动机喷口有干扰。

    而后世广泛使用的激光半主动指令制导,其激光接收器设在弹头部位,并且其激光目标指示器和发射器可以分开架设,从而可以实现较远的射程。

    在1943年,以苏联的科技实力,仅仅能够实现激光驾束制导。可能有同志又问了,之前不是有说过空军研发了电视制导导弹吗?电视制导也不比激光制导差太多。为什么空军要在战时另起炉灶呢?

    原因很简单,就出在发动机上了,为了实现空军要求的较大威力的战斗部(500公斤以上),新型电视制导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有点入不敷出,推力严重不足。如果要实现空军要求的10公里左右的有效射程,那就只能将战斗部的重量限制在100公斤以内。刚才说了,空军希望威力大点,因为之前的实弹检测发现,第一代电视制导原件性能有限,制导精度在50米左右。这样大的误差需要大威力战斗部。

    那么问题来了,战斗部的威力上去了。发动机就背不动了,而更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还在研发之中,无奈之下空军只能用活塞发动机对付,而活塞发动机一个是体积较大,另一个就是螺旋桨的布置对导弹整体射击干扰很大。电视制导的导引头必然要占据导弹头部,那发动机就只能挪到尾部,而发动机放尾部进气又麻烦。当然最主要的是那个螺旋桨太占空间了,一般的战术飞机根本没办法带。

    所以,空军对第一代电视制导导弹的性能是不满意的,而现在激光驾束制导似乎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导引头不用放在头部,那发动机和螺旋桨自然就可以前移,这样的气动设计更简单而且苏联设计师也更熟悉。至于螺旋桨的体积问题,因为激光驾束制导的射程有限(前面说了三公里左右),在如此短的距离内,不需要发动机功率太大、也不需要太多的燃料、螺旋桨也可以小一点,所以问题就统统解决了。

    很快匆匆赶制出来的第一代激光制导导弹就诞生了,1943年10月就进行了第一次实弹测试。可见战时的效率有多么惊人,不过效率之所以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是空军对高空地毯式轰炸的效果极其不满意,迫切地想要提高打击精度和减少远程轰炸机出动的架次(为了减少损失)。

    哪怕是第一代激光驾束制导导弹实际有效射程仅有两公里的水平,但只要其能够精确地打击目标,空军也认了。

    那么实弹测试的效果如何呢?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当轰炸机四平八稳的用激光瞄准目标,并稳稳当当的发射导弹后,导弹很精确地摧毁了目标。

    这个成果让空军大喜过望,马上一口气就订购了五十枚这种导弹。什么,有同志说这个订货量小得可怜?这你就不懂了不是,这是导弹,不是炸弹,尤其是早期的激光器生产成本高、合格率又低得可怜(最早期完全的靠某仙人作弊),导致这种武器价格惊人。每一枚这种导弹的价格抵得上两架图-2轰炸机!

    而且这五十枚的产量就足够刚刚成立不久的彩虹机械制造设计局忙活一年的了。再多了,彩虹设计局也生产不出来。

    第一批四枚kh-1导弹在1943年12月投入了实战,用于攻击德军在东波兰的桥梁,初次作战中两架图-3轰炸机在机翼下各悬挂两枚,分别攻击了两座桥梁,成绩是命中一枚、失的三枚。看上去kh-1导弹的命中率仅仅只有可怜的25%?似乎是惨不忍睹?

    不过空军对此却比较满意,为什么呢?因为攻击这两座桥梁仅仅投入了两架轰炸机和十几架护航战斗机,而且在轰炸中无一损失。况且准确命中的那一枚成功的摧毁了桥梁。要知道,在此之前,红军要攻击类似的目标,得动员一两个团的伊尔-4或者是图-2,要么就是同样多的伊尔-2或者苏-2攻击机。还得做好付出被击落好几架战机的心理准备,最后很可能还摧毁不了目标。

    而现在才动用多少空军力量?反正红空军对此是相当的满意。唯一让他们不满意的就是kh-1导弹的产量实在太不给力了。当然。空军也不是见好就收就不准备继续改进kh-1导弹了。又通过了几次实战。空军发现给kh-1导弹装备发动机似乎完全是多此一举。

    是的,就是多此一举,因为区区两公里的有效射程,哪怕是没有动力kh-1导弹也差不多能滑翔着飞过去,加装了发动机根本是没有什么卵用。唯一用处就是让导弹变得更贵和更复杂。

    所以彩虹设计局在得到前线的反馈之后,立刻就拆掉了那一套多余的发动机,转而给kh-1导弹换上更大的弹翼。这一招确实管用,通过这项改进之后。kh-1导弹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