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之下,河中兵马的南撤,则显得混乱无序,全无准备,将卒及眷属不过六万余人,队伍却给十数万随之南下的流民搅得混乱。而小小的北汝河上竟然因为提前准备的渡船数量不足,而白白浪费了关键的三天时间。
殿后兵马与南撤主力离得太近,相距不足二十里,但断后兵马给打败时,在渡口的南撤主力军民还混杂在一起,大败实在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结果。
按说河中兵马的溃败,将严重消弱太后一系的势力,但关键还在于南阳。
梁成翼要是能顺利将河中军民撤到南阳,将极大增加南阳的防守力量。
南阳本身若有六七万兵马,距城垒、险寨以守,东侧又有淮西十万兵马相依,此外淮东在庐州的精锐,还可以通过信阳、走桐柏山谷道随时接援南阳——燕胡大军即使在南阳北面集结二十万兵马,必然也不敢轻易强攻南阳。
河中兵马的溃败,使得随梁成翼退到南阳的兵力不足一万,加上大量粮食辎重都损失在北汝河以北,叫陈芝虎得去。
一方面是南阳潜在的防守力量给削弱了近一半,另一方面陈芝虎夺得河中军留在北汝河北岸的大量物资,将极大的加快燕胡大军南进的速度。
不然的话,燕胡即使顺利夺得关陕,打开南击南阳的通道,但想要二十万兵马快速推到南阳北面,即使燕蓟、辽东以及晋地的物资充足,如此巨量的物资要运到南阳前线,怎么也要两三个月的周转时间。
在南北对峙的战局里,梁成翼也许有些微不足道,但当前微妙的时刻,河中兵马的失利,却使得天平极大的往燕胡倾斜,这绝非林缚所愿意看到的。
“南阳还是要守!”高宗庭声音沙哑的说道。
从六月初八得知梁成翼弃河中府南撤,豫章这边好些人都连续十数日未能好好的消息,高宗庭作为林缚身边的主要谋主,自然更是辛苦。
“曹家已经放弃长安,兵马撤到眉县以西,”傅青河说道,“叶济罗荣已经渡过渭水进入长安城,其步骑主力从长安往东南而行,走武关进击南阳西翼,只有六七百里路。叶济罗荣暂时还没有兵出武关,是曹家在渭水上游还没有完全撤出去,在渭水上游还有四万兵马威胁其西翼。一旦曹家从关中完全撤出,叶济罗荣从长安就能调十万步骑出武关西击南阳。此时还要守南阳,会不会有些晚?”
林缚抬头看向岳冷秋,问道:“岳大人,你觉得呢?”
如今江宁军政都由林缚一言决之,但毕竟还是枢密院的权力架构,岳冷秋以枢密副使的身份留在豫章,自然能参与军机。
岳冷秋怀疑林缚故意将他留在豫章,是有意叫外人猜测他岳冷秋已经投附淮东,增加太后、皇上以及元归政等人的疑心。只是池州军虽然得以保存下来,但岳冷秋本人只身在豫章,多少也是身不由己。
或走或留的决定权在林缚手里,暂时还由不得岳冷秋挣扎。
岳冷秋只想林缚能放松对他的警惕,此时待林缚甚恭。只要能重归池州军,与邓愈、岳峙汇合,岳冷秋知道到那时他才能算重得自由身。
“曹家从关中撤出,计划要比沁阳侯周密,”岳冷秋说道,“一旦曹家在渭水上游留在兵马断后,也威胁长安的侧翼,叫叶济罗荣占得长安,暂时不敢抽出兵马来出武关西南阳。再一个,为保证叶济罗荣占据长安不能衔尾追击,曹家对渭南地区的破坏较为彻底,长安也成残城,叫叶济罗荣从渭水两岸难以获得足够的粮草持续作战。其三,秦岭之间入暑之后,天气正值酷热难当之时,叫久居北地的燕胡骑兵难以适应作战。其四,梁成冲经营南阳也有三年时间,得淮东、淮西相助,城池坚固,猝然难攻,而梁成翼弃河中,曹家南撤,都应是梁成冲事先有所考虑,针对武关方向的敌兵,也应有重点防御……以上数点,我以为叶济罗荣短时间里不大可能会从武关大规模出兵西击南阳。”
岳冷秋在豫章,从北地传来的军情,倒没有再瞒他。
高宗庭说道:“岳大人所言在理,燕胡解除西翼威胁,又得完整的河中府,从武关出兵,应为偏师,不会集结重兵;其兵马主力,应调回到潼关以东,从河中、荥阳、大梁往南,沿伏牛山东麓展开,兵临南阳、信阳,更为合理。要守南阳,我们应该还有两三个月的缓冲时间。也是要怨河中兵马丢了那么多的物资给燕胡,不然至少还能再多两三个月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