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两百四十九节 调整(1)(2 / 3)  我要做皇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阶级和殖民主义的萌芽。

    但河南郡却是另外一个模板。

    在没有开凿大运河的今天,河南郡的雒阳,就是天下南北交通网络的枢纽。

    当年的商业氛围,自古就非常发达。

    著名的成语‘债台高筑’,足以证明,此地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一个商业化的地区。

    而近年以来,随着安东的大开发和南阳的工业崛起,河南郡的环境也越发的复杂起来。

    先前,刘彻曾经派遣郅都坐镇当地,勉勉强强,镇压住了当地的地主豪强和贵族士大夫。

    但郅都一走,当地的地主豪强和士大夫力量就重新抬头了。

    看看重民学派吧……

    人家都明目张胆的喊出了‘风可进,雨可进,县道不能进’,要保护私人财产安全了。

    这在中国,至少在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也注定是一个笑话。

    所以,刘彻打算让汲黯过去,好好教育教育他们。

    同时,也有着锻炼汲黯的意思。

    毕竟,能在河南郡站稳脚跟,那就说明,可以在朝堂上站稳脚跟了。

    你还别不信!

    这确实是事实!

    有汉以来,历任河南郡郡守,但凡只要做出政绩的,最终都进入长安,成为朝臣甚至是九卿了!

    从这个方面来说,河南郡就是西汉的魔都。

    干好了,迟早可以入常!

    不过,当地也是有名的马蜂窝,一个不小心,就要惹上一身麻烦。

    雒阳人民,自古就傲娇的很!

    汲黯自然知道,河南是一块试金石。

    而且是天下成色最高的试金石!

    所以,他立刻拜道:“请陛下准臣自兰台之中挑选幕僚和主官……”

    刘彻自然不无不可的点了点头。

    ………………………………………………

    半个时辰后,刘彻在宣室殿之中,见到了自己的三公九卿。

    群臣恭身见礼之后,各自落座。

    而刘彻则跟往常一样,拿起了各位九卿大臣呈递上来的报告看了起来。

    现在,已经是夏五月了。

    距离冬小麦的收获之期已经临近,所以,少府、大农和丞相府的报告,都是有关保障冬小麦收获工作的事情。

    在关中,这倒不需要费什么力气。

    因为关中有着整个世界最发达的官僚系统。

    譬如,尽管距离冬小麦收获还有一段时间,但少府和大农下辖的官仓,就已经全部做好了准备。

    从军队抽调的兵丁也已经全部到位。

    但在北方和关东,这个事情无疑就很考验汉室的组织协调能力了。

    毕竟,除了收割、征税和入仓外,还得加紧督促和鼓励百姓,种植大豆等作物。

    随着冬小麦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样的事情,也渐渐成为汉室政府的年度主要工作。

    刘彻将少府和大农以及丞相府的报告看完,然后嘱托道:“民以食为天,诸卿要加强对燕赵以及代上地区的冬小麦收割、入仓工作的准备!”

    “诺!”群臣自然俯首。

    “以朕的意思,大农、少府还有丞相府,诸曹有司衙门,不妨各自派出一个小组,由诸司曹主官带队,分别奔赴诸郡国,督导民众……”

    “诺!”对此,群臣都是没有意见的。

    汉室可不像宋明,士大夫们不爱下基层,更不会觉得亲自去地方做事,有辱逼格。

    恰恰相反,目前作为官僚集团的主体的黄老派和法家,都是很爱下基层的。

    别看黄老派平时懒洋洋,做这种事情,积极性特别高!

    历史上,汲黯就曾经多次下到郡国,主持赈灾和救济。

    甚至为了赈济灾民,他不惜矫诏,拿着自己的命来救老百姓。

    将冬小麦的工作布置完成,刘彻就将话题转移到另外一个重要议题上,问道:“今年考举在即,卿等对于今年考举有什么想法?”

    自第一次考举举行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七年。

    七年来,通过考举,上万年轻人走入官场。

    他们渐渐的成为了现在汉室政坛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自然,朝野对于考举的态度,也越来越重视了。

    考举甚至已经取代了一年一度的大朝议,成为全天下最关切的事情。

    对寒门士子来说,他们当然更关心考举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但对广大列侯勋贵和两千石肉食者来说,他们无疑更关心,每年考举释放的那些肥缺。

    譬如,宫廷之中的侍中、尚书、谒者。

    以及丞相府、御史大夫衙门、车骑将军行辕、少府、廷尉等重要部门的文吏。

    这些年来,列侯勋贵们已经习惯了自己先天性享受优待和加分。

    至于公平公正?这是什么?好吃吗?

    由此,引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