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完,医生手中的病案基本就成形了,基本的病位、病机也心里有数了。
这时候就要把脉。
在先秦的时候,医生摸的是三部九侯。头、手、足为三部,各分上中下为九候,从头摸到脚。从晋代开始,脉诊以按寸口脉为主,大大节省了医生的体能。
寸口脉大家可以百度,很详细。
各家对脉诊的重视程度其实并不一样,普遍标准是摸出寸关尺的脉象。
寸如何,关如何,尺如何。左右一共六脉,各有浮沉数迟、洪滑濡涩、大小长短、气血是否充盈……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必须能摸准,并且记录在案。
另外,脉诊必须空腹(食后一小时)。
再然后看舌苔,舌形,舌质,舌下青筋。
这是清中后期开始流行的补充诊法,因为简单方便,不像脉诊那么容易出错,所以普及率很高,很多老人家都会看。
但注意:这是补充诊法,要记录在案,但是不能取代脉诊,尤其不能取代问诊。
就问、脉两诊而言,问诊和脉诊一样重要。如果看陈年旧书就会发现:有不少医生只摸脉不问诊,就会被诟病医德有亏。
这就是四诊参合的全过程,如今中医同样与时俱进,要“五诊参合”,多加一个微观(生化)辨证。
我们一般会让病人去做几个常规化验:
——血常规,看血糖尿酸;这两个问题在初期是很好解决。
——甲状腺素,T3/T4/TSH。尤其是甲减病人,除了抑郁并没有其他明显症状,所以这个检查对确诊很有意义。
——孕激素六项(雄、雌激素)。对女性月经问题,儿童发育问题都非常重要。
如果有必要,医生也会开其他检查。不要说中医为什么用“西医”的方法,这是医学对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应用。
请相信,中医始终是在进步的,所以去看中医也别忘了带上自己的体检报告和检查报告。
诊断方面基本如上所述。大家可以估算一下初诊病人的诊断时间,不可能少于十五分钟。
还有的医生,会让你先坐一会儿,聊会天,喝口茶,确定状态稳定了再动手,这就三十分钟以上了。这种医生往往水平更高,更负责任,在休息、聊天、喝茶的时候也在观察你的生理、心理状态。
当然,前提是他不是很忙。
诊断之后医生开始开方子。
方子有大有小,小到单味药,比如独参汤(=。=!)大到——
十二三味药。
最多十四味药吧!
再多就配不平了。
方剂学作为中医的一个学科,不是说把能用的药都扔进去就大功告成。
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匹配程序,确定君臣佐辅,有明确的升降出入指向。一副药下去,药力如何走,是先上后下还是先下后上,对病情有直接影响。
古人把用药比作打仗,医书写得跟兵法一样,就是这个原因。很多火不是轻易能去的,很多虚也不是想补就能补的,还要考虑整个身体系统,而且它还是动态的。
药过十二三,基本就失去了指向性,升降出入混乱,这还治什么病?
并不是每个医生都如韩信一样,统兵多多益善。
事实上韩信就那么一位,历史上能够与韩信比肩的也就那么几位。你可以买张彩票试试,如果没中五百万,那么多半碰不到韩信那个级别的医生。
这里顺便说一下膏方。
那是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现象,不是中医的常态。
开药的医生必须对病人的情况了如指掌,自身水平过硬,可以准确判断短时间内气候变化以及病人的身体变化。在十分有必要,且条件不允许每周视诊开药的情况下,使用膏方。
换言之,市面上的膏方不可信。
吃得好的,那是运气好,正好适合你。吃得不好的居多,普遍会上火,还有的更糟糕。这个就跟买彩票一样,看各人吧,不深入讨论。
方子开完就结束了么?
并没有。
医生还得告诉你这个方子怎么煎,怎么吃。
首先,代煎是不提倡的。比如川芎、黄连,轻用和重用药性不同。每付药必须单独煎才能保证方剂的正确性。如果六天的药都混在一起,原本轻用的药材变成重用的剂量,方子就破坏了。
煎的时间长短同样重要。
短煎药有五分钟十分钟(尤见于呼吸道急症)到十五分钟、二十分钟的;中等的煎三十分钟;长的煎四十分钟。
不同的时长决定汤药的作用位置。
短煎取其气,走上焦;三十分钟的取气味,入脾经转运;长煎的取其味,入下焦。
不是说随心所欲煎开了都一样,就跟坐地铁一样不能随心所欲是条线路就上。
服药有空腹有饭后之别。
空腹可以是食后两小时且饭前一小时;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