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节 构建精锐(二合一)(2 / 3)  铁血铸新明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建奴的战斗力在最强的时期,也绝对比不过蒙古人轻骑。

    只不过蒙古鞑子和大明一样,形成漠南、漠北、漠西蒙古相互争斗不止,以至于被建奴捡漏。

    加上敌酋皇太极手段不错,通过联姻和鞑子共同分享利益,让蒙古精兵为其所用,才形成强悍战斗力。

    针对于此,秦浩明已经做了种种布置。

    在外,利用鸦片分化打击拉拢蒙古部落,不让他们一条心。

    在内,苦练内功,比如残者必养,亡者必葬之类的规定,给士兵们增加一层后续保障,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虽然这样会增加极大的作战成本,但如果用钱能够买回人心,又何必吝惜自守,战事上不能取胜,积攒再多钱粮也不过是给建奴做本钱。

    而且这些后勤的保障,也完全没有必要由朝廷来承担,大可以交给民间去做。

    朝廷眼下权威不足,资用匮乏,但只要在政策上开一个口子,自然会引人蜂拥而至。

    与其将那些朝廷的特权政策珍藏着留待衮衮诸公盗取私用,不如把这个口子撕开更大,去面向更多人。

    让那些寒庶人家,从原本只能跟随在朝臣身后捡取一二惠用,让他们以更多的途径来获得特权,转成为朝臣的竞争者。

    而军属,无疑是秦浩明计划中第一批受益者。

    水泥厂、纺织厂、盐场以及今后一系列的各种作坊,肯定是军人家属优先,然后才是各种流民和灾民。

    当然,还有各阶层愿意追随他的人。

    要将人才吸引过来,自然还需要强大武力的保证给人以安全感。

    通过频繁的外进扩张,掠夺更多人力物力,开拓更大空间。所以他必须建立多个后勤补养基地,用以支持大肆扩军,徐图向北。

    所以接下来的这几年之内,趁着建奴没有大规模南掠的条件,是秦浩明在江南发展的大好时机。

    不过,他现在心里还有一些纠结的地方,那就是西北的叛军如何应对?

    前日随着夜不收接到张云在广州发现贼寇的消息,这个问题已经实实在在摆在他的面前,不容忽视。

    生存本来就是人最根本、最朴实的需求,可是在这乱世中,生存已经成了奢望,这便带上了一种悲壮的情怀。

    乞活而不得,那就不妨死战!胜则活,败则死,生死两个结果,促人竭尽全力!

    身在这样的军队中,哪怕是一只绵羊,呆的久了也要沾染满身的戾气,化作敢战之士。

    但叛贼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底线太低,为了生存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不问是非,不辨善恶,趋于本能而行事。

    当然生存的需求没有错,但问题是一旦滥觞起来,便很难再有有效的约束,将领都被乱卒们所影响和裹挟,便谈不上更为上层的建设。

    不能形成自己的政治纲领,也没有构建起自己的上层建筑,杀戮是他们体现自己价值的唯一方式。

    现在,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大明断送,让地方乱起来,他们才能火中取粟。

    所以,张云在广东发现叛军的动态,秦浩明觉得不足为奇。

    哪里有混乱,哪里有灾,叛军就派几个人去策动造反,继而裹挟民众,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都是反贼的套路。

    于他们而言,根本没有民族观念,没有百姓观念,正如那句话,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

    可这,恰恰是秦浩明所不能允许容忍的。

    否则,他何必百般隐忍左右挪腾,还不如自己造反算了,那来得更简单。

    一句打破坛坛罐罐很简单,可对华夏民族华夏文化的伤害太大,得不偿失啊!

    “秦督,胖过来挑人了。”

    负责人事的第三司司长李守业远远的见到即将脱下军服,转而步入江湖收保护费的胖八爷,嘴里带着笑意对沉默不语的秦浩明道。

    “现在可不能叫胖了,要叫八爷了,是不是?”

    对着走近的身影,秦浩明调侃道。

    “秦督,您这不是作践人吗?”胖八爷苦笑着连连拱手,求秦浩明口下留情。

    “就这点出息,以后怎么统领帮众?去吧,和李司长把害群之马全部挑走,他们当兵不行,混江湖正合适。”

    秦浩明口中的害群之马是指军中一些油滑之人,这类人在哪都有,打仗最为贪生怕死,影响士气。

    二人应诺领命离去,都是商议好的事情,走流程而已。

    阎应元在旁悠然向往,“这样一来,剩下的可全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为时过早,要打一仗后才知晓。”

    关于军队的建设,秦浩明可谓是不余遗力,尤其是在强军方面。

    时下的世风是推崇士人,轻鄙武人。这个观念由来已久,他一时间也难以撼动,从而提高武人们的整体社会地位。

    不足以影响全局,但他可以集中一点作为突破,那就是打造一支精锐强军,人数不需要多,三五万人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