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5章灭国(1 / 2)  北雄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攻灭林邑的战事持续到了五月。

    对于南下的唐军来说,除了象兵那一阵有些惊悚之外,其余都属于正常的战阵搏杀。

    林邑在军事上没什么亮点可言,他们的文明程度还极为落后,如果不是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他们现在有没有国主都是回事。

    林邑范氏其实是中原王朝扶植起来的土人首领,只是后来学着中原建国了而已。

    在军事上他们的思想也很落后,山地丛林多的地方,竟然还屡屡跟唐军硬碰,显然没什么脑子。

    到了五月间,南边湿热的气候渐渐显出了威力,唐军士卒多有病倒,这才是唐军最大的敌人。

    不要用后来人的目光来看待此时的气候,林邑这样的地方确实不适合中原人居停,即便是江南人氏到了这里也玩不转。

    当年前隋官兵打到林邑国都便匆匆退兵而去,就是因为气候的威胁太大了,根本不能久留于此。

    回军之后统兵的刘方很快就病死了,便是种因于此战。

    五月中,李道宗率军围林邑国都,这不是攻伐林邑的最后一战,因为范梵志在这之前就已经逃走,唐军一至,林邑守军便投降了。

    范梵志一路逃去了外海的岛屿之上,李道宗在林邑国都停下了脚步,这个时候唐军的战斗力其实也已所剩无几。

    但李道宗的任务并没完。

    他派阚陵率军追击范梵志,务必要将其擒获,他们这一趟最大的功劳就要落在此人身上。

    攻灭一国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献其国主于京师才会给此战留下最完美的注解。

    另外就是派人去扶南,让扶南国主知道中原换了主人,又该到了进献礼物的时候了,问题应该不大。

    扶南国没有林邑人这么好战,他们是信佛的,而且一百多年来屡次向中原王朝朝贡,已经成了习惯。

    大家相处的还算不错,尤其是中原王朝攻打林邑之举,在扶南广受好评。

    因为林邑人总是觊觎真腊,让扶南的贵族们很是气恼,屡次询问佛祖是不是该教训林邑一下,却都被佛祖的代言人们劝止,好像个拉偏架的。

    要是换了西边的上帝估计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早喊着惩罚异教徒去收拾林邑了吧?

    顺便得提一句,李道宗向长安献捷的时候,在当地捉了些昆仑奴,男女各十八人送到了长安,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昆仑一词古已有之,它说的不是西北的昆仑山,而是泛指林邑,扶南,真腊等南亚地区的人种。

    他们皮肤黝黑,个头矮小,形貌大异于中原,于是时人以昆仑名之,主要是昆仑有黑色之意。

    南亚小国离着中原太远,人们也不太在意他们,于是便以昆仑来概括,等到更黑的哥们随着阿拉伯商人出现在大唐境内,大家一看,呀,这个词用早了啊……

    不过大家也懒得琢磨了,于是昆仑奴中又多了个分支。

    而到了这一年的年末,李道宗才得到长安的回信。

    李破毫不吝啬溢美之词,并暗示他昆仑奴在长安广受欢迎,林邑之乱在于土人,可以让他们都来中原长长见识嘛。

    话里话外的意思李道宗是心领神会,于是一个奴隶贩子诞生了。

    在之后的几年当中,林邑的土人部落纷纷遭了殃,不但是唐军在想方设法的捕获他们,连九真,日南,交趾三郡的土人也得到了鼓励,开始在林邑搜捉昆仑奴进行贩卖获利。

    奴隶贸易在南边渐渐兴盛了起来,等到一些退出军伍的唐军士卒加入进来,海上的航线开始日渐繁忙。

    趋利的本性促使通商加掠夺的模式迅速建立了起来,这个时候人们的目光可就不拘于林邑一地了……

    ……………………

    远在万里之外的长安对此战其实关注不多,人们在意突厥,在意高句丽,因为他们足够强大,南边的撮尔小国显然不在此列。

    三月末,西突厥统叶护可汗的使者风尘仆仆的来到了长安。

    他们先觐见了大唐皇帝,对于这位听得懂突厥语的年轻皇帝很是好奇,这是回去复命时一个很好的话题。

    他们也寄希望于这位大唐的可汗可以像大隋的皇帝一样,跟西突厥进行交往,一同来面对他们在东边的同族。

    只不过很快他们便知道突厥王庭的使者正在长安,而且叛逃到大唐的射匮可汗的子孙也在这里。

    于是这些使者的心情变得不好了起来,在跟门下省的官员交谈的时候,他们屡屡提出想将阿史那泥孰等人带回西突厥王帐,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

    当然了,他们的要求不可能得到满足,就像当年处罗可汗东逃一样,除了高句丽君臣那样翻来覆去,从不知承诺为何物的岛国心态之外,不论是大唐还是突厥,对于寻求政治庇护的人的态度从来没有变过。

    阿史那牡丹也很快“听闻”了西突厥使者来到长安的消息,关于会盟之事双方商谈的进度一下便加快了许多。

    阿史那牡丹终于明确表示,希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