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莽夫(2 / 3)  蓬刀人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照你说来,我竟是个坏人么。不妨讲讲,在下何曾指使你作奸犯科?”

    杯中熠熠,真是好物。

    金盏延寿酒实则并不贵,报探活到这个年纪,渴极也只喝得起香饮子摊上的大碗茶酒,一日辛劳过后口干舌燥,不由咕咚吞了一嘴酸水。

    心念陡转,探子闭眼将那铤薄花银藏进前襟,道:“官人且放心,进奏院都去得,小的手脚向来干净利落。”

    “胆大生财,往后有的是好命。”华无咎哂道,话罢抽身离去。

    报探猛地扑在窗前,狠剜了晏洵几眼,努力记下探花郎此时衣着神态。

    银铤硌得烫心。

    邸报一角浸在碗里,逐渐濡湿模糊,字迹漫灭不可见——

    “太白现世,非天咎,乃人怨。太师、鲁国公蔡京近年以来,屡上章乞告老,诏依所请,守本官致仕,仍朝朔望,今晚付翰林降制。加少宰王黼为相。”

    ……

    ……

    “护卫再多,比不得刀快。蔡太师年迈,我帮你研墨如何。”

    谢皎打开如意平头案上的黄花梨砚盒,托出一盘端砚,霎时一愣,脉中血蛇汹汹。

    那砚台四四方方,边缘磕掉一角,正面镶金盖,背面嵌珠梅。石质温润似幼儿肌肤,烛火映照下透着淡淡的胭脂晕。

    蔡京脖颈忽地刺痛,未及反应,便见恶鬼指尖滴血入砚,浑圆一粒,莹莹欲碎,竟是从他伤口处剔得。

    她从案上抄起一枚高丽松烟墨锭,慢悠悠地画圈,堂下静若太古,少顷墨浓,又将烟锭放回墨床,砚中铁灰一片。

    “苏黄米蔡就剩蔡太师了,同道尽殁,活也没甚意思。太师帮我写几个字,写得好了,我便饶你一命。”

    谢皎好声好气道:“——‘上元夜亥时,樊楼相见’。”

    蔡京提笔不稳,落了一滴墨晕开,半刀澄心堂纸全废,一笔踉跄,纸破管秃。

    “写不出,”她咄咄逼问道,“还是不敢写,怕缺笔露相?”

    老太师暗自心惊,目光低垂,浮在字不成字的烂帖上,陡然哑笑道:“历尽劫波求死无门,你算一个,老夫也算一个。”

    “淮东十万饿殍,个个求活无路,太师可曾见过蓬蒿人之怒?”谢皎出刀。

    “都怨我,都怨我,”蔡京霍然起身怒喝道,“老夫何错之有?”

    夜鸦嘶叫,烛心乱抖,风声如鬼哭,窗棂被打回原位,咬合得死紧。

    老太师鹤发散落,鸡皮脖颈往外沥血,谢皎一愣,在他浑浊眼珠里见到自己的夜叉恶相,满室昏昏,难说谁更不像人。

    她定了定神,却闻蔡京幽幽道:“你可知那淮东赈灾之粮,还是由老夫亲笔批下去的。”

    “你?”谢皎刹停。

    他跌回太师椅。

    “灾民三万,开仓三千,一张嘴,七斤粟。僧道士绅捐献,加之开封府动用常平仓,一共四万石粮食。十万冤魂?不过耸人听闻!”

    蔡京恨铁不成钢,又道:“司农寺下发一万袋米麦黍种,家家户户都能领,知道最后种子去哪了么?”

    他指天自嘲道:“领到之后,每袋添价三文,九成卖到别处!目光短浅至此,就为蝇头大小的利息!”

    “——他们有手有脚,难道要官府喂进嘴里才算数!”老太师嗬嗬不忿,怪叫声尤其荒唐可笑。

    谢皎漠然以对,待他平定后才道:“十万灾民,上报三万而已。人手一只土馒头,本没见到种子,想是叫人克扣了。”

    她想了想,补充道:“淮东大旱,有种子也活不到来年,就算命大,等到收粮,交完春夏两季粮税,还能剩多少糊口?”

    “——蔡太师金堂玉马地住着,说这话可没人信!”恶鬼一刀斩裂平头案。

    书案受劈未倒,瘫散在蔡京两条腿上。

    谢皎眼疾手快,抄起那块端砚回盒,道:“无耻之尤。”

    他合眼往后一躺,胸膛起伏不定,神差鬼使地笑了。

    “住东京、当宰相,平生万人之上,老夫命当如此!”老果子狸睁眼眯成一条长缝,考量她道,“竖子不过无名之辈,就算怒极,又能替几人喊冤叫屈?”

    谢皎只觉脸上筋脉游走,张口就要喷出毒火来。

    今夜一再按捺,就为多套几句话,但她毕竟年少偏激,蔡京赖以为生的巧技,可不止权术这么简单。

    “难道杀了我,往后便没有灾祸,人人便丰衣足食?你以为拿刀拚命就是反抗?

    “天地江山大气象,风来雨来,区区蝼蚁,反抗得了什么?

    “尔等蓬蒿人,只会首当其冲!”

    老太师粗喘半晌,诱激道:“除了发怒一筹莫展,穷尽一生,你也不过是个莽夫而已!”

    蔡京狠下心,主动抓住刀刃,掌中满手血,刀还没走,已经发颤,明正堂如他所愿陷入胶着。

    刺客太年少,听声音还是个小娘子,虽说性狠,定力却不足,几乎叫人一眼剖到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