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何必如此?”
老者似有些有气无力,柔声安慰道。
“那你说,你到永年里是为何!”
中年女人并不领情,继续哭诉道:“昨日阿谧在你面前提起张茂先的幼子,说什么区区五岁便可背诵《急就篇》,妾身见你一言不发,便知道你在心里还怨恨着妾身呢!”
“往者已逝,又提它作甚?”老者叹了口气,悠悠道,“阿槐,为夫今年已经六十有五,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还能有几年呢?”
“妾身虽然有过错,可是那贱人也不过给你生了两个女儿而已。她的女儿不过是齐王妃,可是妾身的女儿却是太子妃!将来陛下百年之后,还不是你女儿母仪天下?”
“老夫堂堂鲁郡公,却要一个女儿撑门立户不成?”
老者摇了摇头,似乎更增伤感,“为夫这一生,遭千人所指万人唾骂,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若身后无一血胤以承祭祀,让我九泉之下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中年妇人听毕,半晌不语。末了抬起头,眼中露出一丝亮色:“夫君,你看阿谧如何?”
————〇〇〇————
洛阳宫城,凌云台。
凌云台高约八丈(相当于现在的20米),乃是洛阳城中最高的建筑。此时此刻,司马炎站在台上,北望邙山,南观少室,将整个洛阳城收于眼下。
十五年前,他接过父亲权柄取曹魏而代之,如今终于混一天下。他不由有些志得意满。
只是,太子呀!
司马家经历种种险恶,数次差点在朝争中被夷灭三族,方才取得如今的地位。太子又能否掌控这偌大的江山呢?
若是将江山交给齐王,他心有不甘。齐王虽贤,毕竟只是自己的弟弟,更是早已过继给大伯司马师为子。
若是太子继承大统,却让他如何放心的下?
“茂先,朕闻你府中幼子,不过垂髫之年便可背诵《急就章》,是否真有其事?”想到这里司马炎转过身子,看向随侍大臣中,饶有兴趣地问道。
“启禀陛下,确有其事。”
“哦,卿之幼子向称愚钝,如今能够背诵《急就章》,虽神童亦不过如此,莫非其中另有缘由?”
“陛下岂不闻‘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之语乎?臣这幼子虽有愚鲁之名,然据臣观察,其神采隐于眸后,恍惚间若溪谷之奔流,既清且澄;其聪敏显于言外,寻常时如未翔之鹤,虽未鸣,鸣必惊人。三子之中,能兴臣家者,恐在幼子股掌之中。”
司马炎听后,不由笑道:“卿爱子之心,朕亦深有感触。然彦仲(张祎的字)文才,青出于蓝。昌叔磊落(张韪的字),亦有家风。卿疼爱幼子,毋乃太过?”
“臣有一比,陛下请听:臣幼子犹如曹氏之陈思(曹植),王氏之夷甫。匡时之能,犹有过之。”
“区区五岁幼童,有何匡时之能?”随侍大臣中,一人冷眼旁观,听至此处不由出言反驳,却是中书监荀勖。
张华淡然一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如卿所言,朕亦想见识神童之俊。”司马炎见到麾下两位大臣开始争论,顿时兴致寥寥。张华之子既然能够化愚鲁为神俊,为何太子不能?
“是时候试上一试了,不求太子超拔流俗,只要其有中人之姿,朕这江山又有何虑?”
正在此时,谒者令梁深从台下走了上来,细声道:“启禀陛下,诸葛仲思已经进城了,当下在琅琊王妃处。”
“哦,果真如此?仲思还是不愿意来见朕吗?”司马炎顿时欣喜如狂,他快步走到梁深身前,急声道,“你再替朕传道旨意,先君纷争朕已既往不咎,他若前来见朕,朕即刻便加封他为大将军,北海郡公,都督中外诸军事!”
在场中书监荀勖、尚书令卫瓘与中书令张华诸人闻言,不由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陛下近臣,虽有佐命匡扶之功,始终不如陛下竹马之交。更何况琅琊诸葛氏门第高远,并不逊色任何一个家族。这诸葛仲思入洛即受重用,只怕朝政风波又起啊!
御史中丞冯紞的眼神之中,不自觉露出一股愤恨之色。他这个御史中丞只是过渡,不出意外的话,在不久后即可官升侍中。若是诸葛仲思得用,这侍中一职,又如何会落在自己身上?
众人各怀心思,一时之间,凌云台上的空气隐隐有凝滞之感,虽有悠悠白云,不复灵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