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七章:对轰(1 / 2)  明末汉之魂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后世的炮弹大多数是弹头部分尖尖的椭圆形,炮弹出膛时由于膛线的作用导致弹头高速旋转奔目标而去,穿透力很强。

    这个时代的常规炮弹是个圆形大铁球,大炮都是滑膛炮,炮弹打出炮膛不规则翻滚奔目标而去,打击力不小,穿透力不强。

    大多数时候,一颗炮弹直接命中未必能够打穿炮甲板,但是在炮弹乱轰打击下谁也不能预知会不会有炮弹落点基本上重叠。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挨炮的战船运气太差了,炮弹穿透炮甲板打进底舱就麻烦了,底舱挨了打保不准会漏水,如果此时不能及时补漏,负伤的战船就有可能被敌人击沉。

    在没有补漏的情况下如果还被敌船不间断炮击,那么沉入大海就没有了悬念。

    但是,这里有但是!一般情况下敌船都不愿意击沉对手,大家都喜欢缴获战船,毕竟一艘大战船值老鼻子钱了,沉入大海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因此海战中大多数被敌船打得失去了反击能力的战船会选择投降,在海上被敌人击沉,船上能有一两个幸存者都难,投降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斩尽杀绝,特别是交战中的西夷,基本上不杀俘虏。

    敌国有身份的指挥官投降后,只要肯付出赎金,一般情况下都能够重回故里,况且西方跟东方对于气节的理解截然不同,他们对于曾经有过战败投降经历的将领采取了宽容的态度。

    黄汉这一次下手抢劫都是对付的没有专用炮甲板的戎克船,后装佛郎机炮可以快速换子铳打出散弹,密集的弹雨对露天甲板上的水手、炮手的伤害效果很大,对船舶的伤害比较小。

    因此缴获武装商船之时基本上没有遭遇像样的反抗,连施大瑄的十八芝海盗军都被打得没有还手之力。

    但是打荷兰人的盖伦船就截然不同,不用实弹敲开盖伦船坚硬的舱板,就难以打死敌船的炮手。

    这完全是铜锅遇到铁刷子硬碰硬的较量,还好黄汉拥有七打二的数量优势,有后装佛郎机能够快速连续发射的火力优势。

    乌德沃特号上没有被击毁的炮位还有不少,荷兰人也没有束手待毙,他们纷纷打响仅存的火炮,也有二十颗大铁球打入了“红旗军”战船导致伤亡不小。

    这时弗朗机炮的优越性体现了,在荷兰炮手拉回火炮装填之时,我方火炮接二连三打放,利用荷兰人拉回大炮装填的时间差,弗朗机炮足干了四轮,在密集的弹雨下,荷兰人完成了再次装填的火炮只有五门。

    这就是把前装火炮拉来拉去的弊端,因为发射二十四磅炮弹的红夷大炮重量接近五千斤,被明军炮火轰击的现场难免没有弹片、木屑甚至于断臂残肢。

    此时在炮甲板内的西夷火炮还没有采用轨道,就是凭借钢铁轮子推拉,当甲板上有了杂物就是个悲剧,大炮的铁轮子被阻碍,凭借五六个炮手根本推不动接近五千斤的庞然大物。

    “红旗军”战船上的红夷大炮全部优化了设计,不仅仅有预设轨道,还有减震弹簧来消除大部分后坐力,这样能够减少对战船的破坏增加战船的服役期。

    乌德沃特号上的炮手推出炮管准备打放之时又迎来了明军一轮炮火,直接又被打掉了两门,最后只有一颗十二磅炮弹两颗二十四磅炮弹落入黄汉的旗舰导致三个炮手阵亡,十几人人负伤倒在甲板上。

    荷兰人有种,他们早看出来哪一艘战船是七艘大明战船的旗舰,炮弹尽可能对着黄汉的坐船招呼。

    那门造成“红旗军”伤亡的十二磅炮不可能打响了,因为至少十二支米尼枪射击开炮的荷兰人,三个幸存的荷兰炮手此时都躺倒在甲板上抽搐。

    那两门二十四磅炮也开不了火了,甚至于没有人把它拉回去装填。

    因为接下来弗朗机炮的散弹覆盖了敌船,被五轮实弹打得千疮百孔的盖伦船到处漏风,三四钱的铁子通过炮弹打出的窟窿打得这一舷不可能存在生命。

    “红旗军”出现了伤亡和别的部队大不相同,医务兵冒着炮火救治袍泽,眼看着相濡以沫的兄弟被敌人打死打伤,所有的战士们都红了眼,一个个咬牙切齿打炮放铳。

    随着“嗖嗖嗖!”几声,床弩发射的钢矛钉住了乌德沃特号巨大的船体,在被拖着接近己方战船之时,米尼枪手不断射击西夷战船上能够发现所有的活动物体。

    接近到了一百步内之时,七艘船上几百支自生铳纷纷打响,荷兰人再次开炮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接下来冷兵器刀盾手在水师陆战队掩护下沿着伸向敌船的五块跳板进入敌船。

    此时西夷跳帮接舷战已经少有人顶盔掼甲,挥舞西洋剑的幸存者哪里打得过被钢铁包裹的会家子,即便有冷枪打出软软的铅弹也不可能穿透刀盾手的钢盾。

    语言不通,“红旗军”没有呐喊着让敌人投降,可是西夷的悟性不低,幸存者开始扯出白布挥舞,叽里咕噜不知说些什么,但是他们无一例外让明军瞧见他们的空空的双手。

    乌德沃特号和芬洛号总共有乘员三百一十几人,能够得到投降机会的不超过七十,其中一
最新网址:wap.biquwenx.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